凉姜葡萄 在风雨中沉浮
外出青年返乡种葡萄
2013年,26岁的凉姜乡九里村村民杨小兵所种的葡萄迎来了第三个丰收年,收入达10万余元。2010年他结束了在外4年的打工生涯,回到凉姜种起了葡萄。
“以前种葡萄赚不了多少钱便外出打工,每年收入也就2—3万元。后来看到凉姜葡萄越做越好,毅然回家开始种植葡萄。”杨小兵说,回家种葡萄,不仅比外出打工赚得多,还可以照顾家里。
同样在外打工多年的32岁村民洪春,因为家里父母年龄较大无人照顾,在广州打工的他便打算回宜宾找工作。回到家乡后,他看到大家在专合社的带领下种葡萄赚了钱,随即放弃了打工的念头,也种起了葡萄。
洪春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有了专合社、有了种葡萄的技术和销路上的保障,每亩地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这片热土上的耕耘让收入有了保障,他宁愿一辈子在农村发展。
在翠屏区农牧局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专合社在全乡实施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对葡萄等水果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和水果留树保鲜技术。葡萄销售时间由原来的半个月延长到3个月,价格也由原来2元/公斤,提高到8元/公斤,从而克服了短期集中上市造成市场饱和、果贱伤农的问题,达到了真正的促农增收,并吸引了一批外出青年返乡种植葡萄。
(记者 范烨龙 亿江 编辑 文杰 责任编辑 蓝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