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鞍山台风过后南果梨“伤梨别”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千山晚报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139票  浏览5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04日 15:43

  

今年鞍山南果梨总产量预计减少两成左右,优质果的减产率甚至高达五成以上

  近日,海城什司县朱葛村一农民通过本报官方微博求助称,受台风“布拉万”影响,“当地支柱产业南果梨遭受重创,大部分农户产量减半或绝产”。对此,记者几天来深入到鞍山各大南果梨主产区进行调查,发现由于“布拉万”的肆虐,今年鞍山南果梨总产量预计将减少两成左右。其中,优质果的减产率甚至高达五成以上。
  
  目击
  
  “落地果收购站”突然冒出来
  
  发求助微博的农民名叫于金梁,是当地的一名南果梨种植户。昨日中午,记者直奔海城什司县朱葛村,途经大屯镇东白石村时,看到路边一个小卖店门口停着辆大货车,车厢里装满了一袋袋的青色南果梨,透过网袋可以看到,南果梨大多有“伤疤”。
  
  原来,这个小卖店是一个临时的“落地果收购站”。店主介绍说,这一车南果梨都是被台风刮下来的“落地果”,约40吨重,而这些也只有全村所有“落地果”的三分之一。在后来的采访中记者得知,台风过后,大屯、什司县、马风、接文等南果梨主产区,几天的时间就冒出了四五十个临时的“落地果收购站”。台风把大量尚未成熟的南果梨从树上吹落,而这些“落地果”最后只有一个用途——被水果加工企业收购制作果汁。在这些临时收购站,“落地果”的收购价统一为0.2元/斤,但如果没有这次台风,半个月后的正常采摘价应该在2元/斤左右。
  
  现场
  
  老于的果园一半收入被“吹走”
  
  于金梁家的果园位于半山坡上,沿着山路向上爬,台风吹落的青绿色南果梨铺满地,果树上的梨却已所剩不多,越往山上走,情况越严重,到了山顶北风口处,一些果树快成“光杆司令”了,果实几乎都被吹落。于金梁随手捡起几个红皮个大的“落地果”心疼地说,吹落的大都是树尖上的优质果,正常采摘能卖到2元多一斤,现在却只能卖两毛钱。也难怪于金梁上火,他家共种植了1000株南果梨树,往年卖梨的纯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但眼下,眼瞅要成熟的梨一半以上被吹落了,剩下不到2万斤的梨品质一般,多说能卖五六万元,还不够抵付投入的生产成本。
  
  在场的本地南果梨协会会长张焕雷介绍说,该协会共有110多户果农,5万多株果树,预计今年的总产量应该在600万斤,这次台风过后损失了200万斤,由于大多是优质果,初步估算的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万元。
  
  调查
  
  全地区南果梨或损失上亿元
  
  李殿林是鞍海地区南果梨种植户心中威望较高的农技师。台风过后,李殿林基本走遍了鞍山所有的南果梨产地了解灾情。他告诉记者,鞍山南果梨产区的受灾面积达到了80%—90%,其中,王石、大屯、马风、接文、析木、孤山及唐家房等地的灾情相对比较严重,落果率高达30%—40%。唐家房镇农技站站长王小平介绍说,该地区的6.3万株南果梨树中,80%以上都不同程度受灾了,其中风口地区的果树落果率达到了50%—60%。马风镇资深农技师祝恩家也反映,受台风影响,马风地区今年南果梨产量将下降近30%,一些长在北风口处的果树基本绝收了。
  
  从鞍山各地南果梨协会及农技站提供的果农受灾数据,业内人士初步统计显示,受台风“布拉万”的影响,今年鞍山南果梨总产量将减少20%左右。而由于损失的大部分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果,因此产值损失可能高达上亿元。
  
  影响
  
  受损果农“急售心理”明显
  
  鞍山南果梨主产区的正式采摘时间为9月15日至9月20日,但眼下已有不少果农急着要提前采摘树上剩余的果了。鞍山的南果梨八成左右都销往外地,包括东北三省及京津唐地区。由于南果梨不愁卖,往年基本都是卖方市场——果农自己定价。眼下受灾后,南果梨整体品质下降,再加上果农普遍存在的急售心理,水果商很可能故意压价,这是果农们最担心的。
  
  事实上,眼下种植户们已经损失了大量订单。海城马风镇一名种植户数月前以3.5元/斤的高价订出了两万斤优质果,总价值7万余元。然而台风过后,随着优质果纷纷“落地”,种植户不得不给对方退了订金。
  
  预测
  
  今年南果梨价格不会高于往年
  
  近年来,鞍山市场主要消费的是优质果,采摘价格为2元/斤以上,终端市场零售价可达到5元—10元/斤。此次台风中优质果损失率达到了50%以上,因此有人担心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好梨”会涨得厉害。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南果梨价格不会高于往年。由于优质果损失厉害,今年南果梨整体品质下降,根据往年经验判断,这会使市场整体购买需求有所下降,需求不高,市场价格也不会被抬高。目前提前采摘的南果梨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普通果采摘价格从1.1元—1.5元/斤不等,优质果采摘价格还在2元/斤左右波动。
  
  /新闻到底/
  
  破局需借鉴
  
  “成功模式”
  
  此次事件不难看出,鞍山南果梨产业抗风险能力仍然较低。事实上,以农民为主体的鞍山南果梨产业要想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必须由相关部门担负起“推出去拉进来”的重担。
  
  “推出去”指的是通过媒体推广等多种渠道提升南果梨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产品内涵和品牌价值,进而提升南果梨这一农副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拉进来”则可借鉴冰糖雪梨饮料的成功模式。冰糖雪梨饮料风靡全国,“盘活”了河北赵县的雪花梨,而鞍山也可吸引国内外大型饮料生产企业在鞍建厂,以南果梨为原料开发深加工产品。
  
  /新闻延伸/
  
  南果梨深加工为啥难?
  
  于金梁跟记者说,之所以上网发微博求助,主要是希望能引起水果加工企业的关注。目前“落地果”在“临时收购点”的收购价只有0.2元/斤,而省内一些水果加工企业实际收购价却高达0.8元/斤,这中间的差价被层层转包的收购商们给“盘剥”了,如果水果加工企业能与种植户直接接触,那么双方都受益。
  
  由此也引出了一个深层次问题:倚靠每年4亿多斤的南果梨总产量,为何鞍山的南果梨深加工产业却始终停滞不前呢?对此,业内人士介绍说,事实上关于南果梨深加工的尝试始终在进行,从千山庄园研发生产南果梨酒到抚顺一位投资商在鞍建厂研发南果梨果汁,但大多以失败收场。对此,致力于南果梨深加工研究的李殿林介绍说,未成熟的南果梨加工制作的果汁和罐头口味不理想,但等到成熟后也就是俗称的“来火了”,再进行采摘并投入加工生产,时间上就来不及了。事实上,目前丹东、大连等企业也在生产南果梨果汁和罐头产品,但由于口味难以达到本地人要求,再者价格也较高,因此大多销往日本等国外市场。李殿林介绍说,一瓶南果梨罐头生产成本要10元以上,在日本市场的零售价高达30元—50元/瓶。
  
  作者:记者 王珏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