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老家摘柿子 女白领网上“叫卖”
本报记者报道 从事IT行业的李女士老家在密云县小水峪村,上周末她回老家时发现自家柿子树今年结果数千斤,当地村民就近出售,但价格较低,李女士决定采取与村民不同的销售方式:今天她将回老家采摘柿子,然后拉到市区进行网上销售。昨天李女士已买下1000多个小纸箱,做好了相关准备。
■家中结柿3000斤
村内销售价格低
李女士的老家小水峪村是一个民俗旅游村,距北京市区66公里。目前李女士和父母都在北京城区生活,李女士在IT企业工作,虽然全家都在城市,但家人及李女士一直忘不了老家村里的数十棵老柿子树。上周末李女士驾车回村,发现柿子到了成熟期,“今年柿子丰收,长得又大又饱满,足有3000斤。”李女士说全家都为这丰收而欣喜。
欣喜之余李女士了解到当地行情,大部分村民都将柿子就近销售,而一般到村里来收购柿子的人出价不过5毛钱一斤,“这么好的大柿子才5毛,太便宜了。”
■改变传统销售方式
柿子装箱上网卖
李女士回到北京,同事们纷纷为她想办法,李女士最终决定要做“新农民”,改变村民传统的销售方式,利用自己最擅长的网络,将柿子进行网上销售。
昨天,李女士购买了1000多个小箱子,每个小箱子能装10斤柿子,要卖15元一箱,“在食品安全遭受质疑的今天,上哪里去吃真正纯天然的东西?”李女士在天涯社区发出了帖子,称一箱10斤的柿子,算上油费和箱子的成本,最低15元一箱,如果不要箱子的话,12块钱10斤,但必须50斤起订。”李女士说,这还没算雇人采摘的成本,她承诺“真正纯天然没有农药”。
李女士介绍,因为柿子树很高,大多在很陡的山坡上,必须得雇当地村民采摘,而且她还要雇车拉回北京,因此成本高,卖15元一箱不贵。很多同事和朋友听说后,不但订购了柿子,还要和李女士一起到山村去采摘,体验丰收的乐趣。
■水果利润低于往年
政府也在推行网上销售
小水峪不光有柿子,每年还产杏、梨、苹果、板栗、核桃等,每到周末很多游客到村里民俗户居住,一般都要采摘。
民俗旅游接待户陈尚增介绍,该村目前正是柿子和苹果的丰收期,但因为到北京城区还有60多公里,大多数村民将柿子卖给来收柿子的商贩,“5毛一斤,跟往年价格差不多,村民卖得差不多了。”陈尚增说,虽然价格不算太高,但要是每户村民都运到城区,来回路费、油费和消费,也没多大利润。要是有人通过网络卖出高价,无疑对村民也是一个启发,“我们都希望卖高价,但对网上销售不熟悉,也不会开网上商店。”
西田各庄镇政府相关人员介绍,该镇目前正是柿子成熟采摘期,还有西沙地村、卸甲山、小水峪三个采摘观光园。柿子价格与往年相差不大,大约在5毛一斤左右,今年也没出现柿子积压状况,但是农民要是在村里卖初级农产品,价格无法提高。实际因为种植成本提高,柿子等水果的利润比往年降低,因此该镇也采取各种办法,提高村民销售价格,网上销售也是一直在推进的模式。
■线索提供/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