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可汇并购:汇源品牌只出售果汁业务 集团仍会存在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浪财经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5票  浏览17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20日 13:59

  除此而外,汇源较预期更慢的提价措施,又将使其在毛利率上出现6个基点的下滑。专家分析,若通胀压力在下半年仍得不到有效地缓解,果汁行业仍将持续一段“冬季”。

  外资巨头虎视眈眈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给市场低迷状态下的果汁企业指明了出路,但这一出路并非如大家想象中那么明朗。

  目前,汇源果汁的纯果汁占到纯果汁市场50%左右的份额,中浓度果汁占38%左右,果汁饮料份额最低,大约在20%左右。也就是说,一旦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成功,可口可乐公司将直接在中国果汁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并抢占巨大的市场份额。

  针对这样的预期,牵手果汁的一名高管表示,同业不害怕这场收购,但是担心形成垄断对果汁的中小企形成壁垒。据了解,多家国内果汁饮料企业都在观望,更有传言国内部分果汁企业欲联盟上书商务部阻止此次收购。

  事实上,觊觎中国民族品牌的外资企业并非可口可乐一家。从2004年日本朝日收购康师傅饮品控股公司50%的股权,到沃尔玛宣布购买台资超市好又多35%股权(该公司控股101家台资好又多超市),并称计划于2010年实行全面控股,再到今年快乐蜂餐饮集团将收购北京宏状元连锁粥店100%股权的传闻,外资大举并购我国企业已成“家常便饭”。

  公开资料显示,近三年来,在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先后有36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66次投资,涉及246家企业。2007年以来,已有9家企业实现了上市,除汇源果汁之外,还有天溢果业(0756.HK)、中国旺旺(0151.HK)、三全食品(002216.SZ)、统一企业(0220.HK)等知名公司。

  目前海外基金进入中国的规模越来越大,单笔投资额也持续上涨,自2007年下半年起,风险投资大举进入国内快速消费品领域已成为趋势。面对巨大的利润诱惑,一些国际私募基金已悄悄放弃财务投资的传统,转而谋求并购和控股目标企业。

  2008年8月,业界传出英联投资将以5000万美元入股以火锅著称的北京呷哺呷哺连锁快餐,获得超过50%的绝对控股权。这在英联已公开的中国投资项目中是第一例。英联投资此前曾投资了内地著名乳制品饮料企业蒙牛乳业(2319.HK)和太子奶。

  与此同时,汇源并不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第一家并购目标,最近后者还联系过达能与娃哈哈,试图把达能手上的娃哈哈股权买过来。从可口可乐的举动来看,其进一步控制中国饮料市场的企图十分明显。

    民族企业出路何在?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最终是否获得商务部批准,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但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的果汁行业集中度已相对较高,且行业整合在2008年上半年仍在加速。正面临着行业性衰退的汇源果汁,近年在上游领域的扩张和下游产能扩张,可能给汇源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而这也最终决定了汇源未来的命运。朱新礼对此毫不忌讳,出售汇源,对于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可取度颇高的选择。

  方正证券的报告则指出,汇源在中国市场份额方面仍将继续稳占领导地位,特别是100%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从零售数字来看,前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43.8%,比年初增长1.2个百分点;而中浓度(26%-99%)果蔬汁的市场占有率则高达42.4%,比年初增长2.8个百分点。因此,方正证券认为,汇源作为国内果汁业的第一品牌,其行业龙头地位不可憾动。

  “行业巨头”汇源一旦被收购,必然引发行业巨大震荡,而忧虑的氛围也随着事件的推进逐渐弥漫中国整个果汁行业。业内人士指出,汇源被收购后一定会在市场上对他们造成更多的打压,他们的营销成本也会有较大的增加,到时候竞争的惨烈程度可以想象。针对这样的前景,牵手果汁高层也显得有些无奈,如果收购获得批准,牵手将只能走差异化之路,“他们做果汁,我们做果蔬汁”。

  在对比分析后,专家指出,在不能以此次收购报价估值水平判断A股食品饮料龙头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是否合理的前提下,A股食品饮料龙头上市公司的近期股价表现仍然反映了市场过度悲观的预期。但是,机构投资者从长期投资角度来考虑,仍将维持对食品饮料行业谨慎推荐的评级。

  (小匀)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