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破卖难 品质品牌是关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5票  浏览9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17日 14:19
 记者 游飞

  8月15日,《川字号农产品销售——“难”与“不难”的背后》推出以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或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或在微博上留言,共同探讨突破农产品卖难怪圈的对策——

  “拿水果来说,如果出现同一品种集中上市、供大于求的情况,那些品质差的肯定拼不过好的。”

  “如果农产品的种植不符合消费者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必然出现‘卖难’现象。”

  “我们四川的安岳柠檬产业就做得很不错哈,上个月还推出了“柠檬列车”来提升美誉度,值得其它农产品学习。”

  案例点击

  安岳柠檬的“蝶变之旅”

  7年间,产量由2004年的3.2万吨提高到2011年的30万吨,增长达9倍,但销售却从间或性的“卖难”到销路越来越畅。安岳柠檬经历的品牌生产之路,可以为我省遭遇“卖难”的农产品提供诸多借鉴。

  8月15日,安岳县柠檬产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安岳县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种植柠檬,是全国最早种植柠檬的地区之一。2000年以来,安岳柠檬产业发展开始加速,到2004年已有柠檬12万亩11000万株,柠檬鲜果产量3.2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70%左右。但从2004年开始,安岳柠檬却遭遇了周期性的“卖果难”。

  2008年底,本该是柠檬销售的旺季,但安岳县龙台镇石壁村二组的谢家泽家里却堆着满屋的柠檬,因为价格太低而一直没有卖。与谢家泽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许多柠檬种植户。究其原因,当时许多合作社负责人痛心地意识到:“有些种植户为抢早市,过早采摘柠檬,导致刚上市的柠檬苦味重、无果汁,被客户退货后,部分企业又将它们重新包装后降价销售,冲击随后上市柠檬的价格。更有个别果农甚者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安岳柠檬的整体形象。”

  “一例个体行为也许会砸了整个安岳柠檬的牌子。”经历了这次“卖难”,安岳总结经验,提出“布局区域化、发展规模化、建园标准化、苗木优质化、管理专业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的柠檬产业发展思路。为了维护和打造安岳柠檬的品牌,保护果农长远利益,安岳还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果农不要早采早摘,并走村入户进行宣传,以保证安岳柠檬的品质。

  除了狠抓品质,安岳还极力延伸柠檬产业链条,引进四川华通柠檬公司、山东安德利公司等20余家柠檬加工企业,研发柠檬油、柠檬果酒、柠檬果醋等精深加工产品,多渠道开拓柠檬销路,进一步深入打造安岳柠檬品牌。

  目前,安岳柠檬产业发展迅猛,柠檬鲜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截至2011年末,安岳的柠檬果树保存量达40万亩,有种植农户10万余户,2011年全县柠檬产值33亿元,果农收入9亿元,人均收入达3214元。

  专家点评

  品质+品牌促进产业良性化升级

  “打造品牌,是未来农产品发展的必然方向,安岳的柠檬产业发展轨迹就是典型例子。通过品质生产,品牌打造,促进产业良性升级发展的作用。”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黄寰教授分析说,“品牌化对农户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他们掌握现代化、规范化的种养技术,成为新型农民。除此之外,还要合理规划生产,以市场需求来引导农业生产,避免市场产量过剩。”

  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计小帅也表示,现在我省农产品超过八成还属于分散式的“小生产”,只有提高种养户的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化、品质化生产水平,形成品牌,才能解决部分农产品在市场集中上市时的“卖难”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