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沟溪乡调减柑橘面积500亩 转型升级看橘区(1)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7票  浏览9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2月23日 13:46

  编者按

  2月16日,全市柑橘产业转型提升现场直播动员大会,在柯城区石梁镇杨家源村举行,当天全市有10万多橘农和干部在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学习“三疏二改”技术。为及时报道现场会后各地采取的新举措、涌现的新经验,合力推进柑橘产业转型提升工程,本报从今日开始在一版开辟“转型升级看橘区”系列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并踊跃赐稿。

  衢州日报2月19日讯 “嚓、嚓、嚓,呼啦啦。”2月17日,寒风细雨中,柯城区余东村西头的一片橘地里,数十名农民挥刀砍橘树。在他们身后,近10亩橘树应声倒地。

  余东村地处柯城区沟溪乡,是个柑橘专业村,全村有794口人。小有名气的余东农民画中,就有许多表现农民在橘园里劳作的作品,其中多幅表现柑橘丰收的作品还获得了省、市书画奖。

  “砍橘树,伤心吗?”余土生停下手中的砍刀相告:“当然伤心,养条狗都会舍不得杀,何况砍掉陪了我们20多年的橘树!”从余土生的言谈中我们得知,当天挨刀的这片橘地,种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给村民们带来过不菲的收益和喜悦。

  “但今天实在没有办法再种下去了。”余土生皱起眉头说,从1998年开始,这里的橘树每隔三四年就要受到一次冻害,好的时候冻死一半,严重时全部冻死,每到这个时候都要重新补种。像去年4亩大田加上3亩山地,只收2000公斤橘子,每公斤0.3元的价格都没人来收购。谈起伤心事,与余土生一道砍橘树的余良玉、余明富和余东木等人,也都有同样的感受。

  “砍了橘树种什么?”面对农民的困惑,沟溪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到农民家里做工作、听意见。大家说,现在橘树越种越多,不好吃的橘子已经没人要了,像我们这片山前橘园,还不如改种粮食、蔬菜好。大家把账算了又算。于是,乡党委、政府代农民叫响“砍掉伤心树,种上增收菜”的口号,规划将余东村及周边500亩小气候不适合种柑橘的橘园改建“沟溪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蔬菜。前些天,余东村召开户主大会,有228户村民共拿出连片橘树田230亩,退橘还菜。

  农民砍橘树时,村里特地雇了辆铲车开挖排灌沟渠,为种菜作准备。村党支部书记郑建明相告,下一步,村里将采用土地流转和农户自营的模式,经营农业示范园,愿意自己种植的由农户自主经营,不愿种植的按每亩400元的年租金流转,由村里统一发包。乡村两级组织,还将引导农民发挥“余东农民画”的优势,发展采摘游等休闲观光农业,搞多种经营。

  “我们还将组织专家来上课、培训,并组建果蔬专业合作社,提供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服务,并在小额贷款上给予支持,帮助农民闯出一条增收新路。”沟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吕忠清说。(记者 毛贺平 赖国洪)

  短评:“调减”是农民增收大事

  柯城区沟溪乡在推进柑橘产业转型提升工作中,叫响了“砍掉伤心树,种上增收菜”的口号,把不适合种柑橘的橘园调出来,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蔬菜产业和采摘游等休闲观光农业。这,无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步“好棋”。

  近年来,受全国柑橘市场产大于销等因素影响,柑橘“卖难”问题日益凸现。其根源,在于柑橘结构性过剩。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调减掉不适宜种柑橘的面积和劣质橘树,提升品质。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取到2012年,全市全年柑橘面积调减到50万亩以下,建立优质柑橘基地40万亩,总产量控制在75万吨以内,优质果率提高15个百分点,柑橘亩增收入500元至1000元。

  柑橘是我市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实现上述“调减”目标,事关农民增产增收,事关农村和谐稳定大局。各级各部门务必认识形势,痛下决心,迅速实施柑橘产业转型提升工程,切实改变我市柑橘生产能力强、销售弱、数量多、质量低等现状,使柑橘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果。

相关阅读:

沟溪乡调减柑橘面积500亩 转型升级看橘区(1)

段家村建柑橘标准生产基地650亩——转型升级看橘区(2)

春来果园话“疏改”——转型升级看桔区之(3)

差异化竞争夹缝求生——杨家源村自发砍橘树引出的话题(4)

龙游“小众橘”闯出新天地——转型升级看橘区(4)

大桥头乡流转胡柚园400亩——转型升级看橘区(5)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