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果中新贵“扬眉”天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质量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8票  浏览1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2月21日 14:39
  陈晓燕 郭碧珠 本报记者 江东
  
  福建龙海,誉为“闽南粮仓”。龙海市浮宫镇的杨梅种植面积、产量约占福建省的70%,产值逾2亿元,被冠以“福建省杨梅第一镇”的称号。2010年,“浮宫杨梅”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杨梅这一特色水果从原来的杂果类水果发展为“果中新贵”、“水果玛瑙”,经济效益逐年提升,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浮宫杨梅成为龙海特色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被政府列为“一县一品”的主打水果。
  
  为了保护“浮宫杨梅”这一金字招牌,龙海市质监局坚持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以品牌创建为平台,综合运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标志使用等措施,加强杨梅品牌培育与带动,积极推动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
  
  “漫山桃李争春色,输与杨梅一点酸”。龙海市浮宫镇自宋代以来就有杨梅种植的传统,至今有近700~800年的栽培历史。但由于长期粗放管理以及利益驱使,存在果农为了单方面提高效益而施用不合格的农药肥料等做法,致使浮宫杨梅品牌一度陷于低谷。近年来,龙海市浮宫镇通过培育和引导企业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标准”的模式示范,加强浮宫杨梅标准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加快了浮宫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稳定和提高浮宫杨梅的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了浮宫杨梅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价值,推动了浮宫杨梅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整体效益的不断提高。2010年9月3日,“浮宫杨梅”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标准化引导下,浮宫杨梅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正在逐步导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规模化经营的理念,从而促进传统的杨梅种植产业向科学化、集约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浮宫杨梅先后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1.19%资金研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4家企业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的使用权,建立起浮宫杨梅种植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多个杨梅生产专业合作社获得杨梅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其中紫云岩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取得GAP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基地的土壤、灌溉水、肥料的有机化培育,采用严格的种植过程控制,于今年7月取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实现了龙海市杨梅产品在“有机认证”上零的突破。目前,获得地标使用权的嘉鹏和杰生杨梅生产专业合作社目前正致力于杨梅的深加工,并着手申报浮宫杨梅生产QS。这些举措将大大提升浮宫杨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龙海人把杨梅视为吉祥之物,杨梅与“扬眉”同音,象征“扬眉吐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果农都说是标准化真正让浮宫杨梅品牌“扬眉吐气”。
  
  龙海市质监局贴心服务浮宫杨梅生产企业,同时敦促企业自律,持续开展日常监管,特别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切入点,制定查处假冒伪劣浮宫杨梅的行动方案,组建浮宫杨梅地理标志保护监管的专家队伍,做好浮宫杨梅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的调查和获得保护产品各类原始资料的归档。该局加强对原产地的监管。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浮宫、港尾、白水、东园、东泗、海澄、榜山等7个乡镇所种植的杨梅方能命名为“浮宫杨梅”。对于保护区域外的杨梅在销售时标称为“浮宫杨梅”系违法行为,质监部门将依法予以严厉查处,保证浮宫杨梅的名副其实,保护浮宫杨梅生产企业的合法利益。
  
  2010年,龙海市政府出台了《浮宫杨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责任,从制度上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有效保护和监管;并专门拨款30万元奖励浮宫杨梅研发企业和生产大户,提高了企业保护“浮宫杨梅”品牌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引导下,原来松散的经营模式逐渐向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并加强了市场监督管理,同时,改变了乡村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鼓励和扶持果农、企业、行业协会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变商品经销为品牌经营。
  
  为了加强浮宫杨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宣传,质监部门联合浮宫镇政府、农业局、工商局等单位举行“浮宫杨梅农资下乡品牌保护大型宣传活动”,免费发放《地理标志产品浮宫杨梅》地方标准文件,“浮宫杨梅”品牌宣传单,督促果农、企业自觉抵制滥用药物的不良行为,引导实施企业和果农标准化种植与生产,保证浮宫杨梅的优良品质,形成了区域特色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