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福橙成上海精品水果 每斤6元仍热卖
1月5日,上海市中山西路水果批发市场里,市民成箱购买海南澄迈福橙。
澄迈福橙今天正式登陆上海市场。可就在澄迈福橙开设专卖店的上海市果品有限公司中山西路水果批发交易市场里,海南日报记者发现了“山寨”海南精品橙。对此,澄迈福橙专卖店店主提出了一些防“山寨”的建议。
“山寨”与专卖同登场
这款“山寨”海南精品橙价格相当于专卖店里澄迈福橙价格的一半,包装甚是精美,名称却打了海南两大精品橙的擦边球,为“福牌海南岛绿橙”,出自浙江嘉兴。澄迈果菜运销协会会长王美志现在还身兼澄迈福橙运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职务,他摇头说,协会没有跟这家浙江公司有过果菜方面的贸易。曾在琼中主抓过绿橙产销工作的澄迈县分管农业副县长黄照良也表示,这既不是琼中绿橙也不是澄迈福橙。
其实近些年海南各市县为保障内地市场上海南精品橙的品牌声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琼中和澄迈都将各自的精品橙产品“琼中绿橙”和“澄迈福橙”申请注册商标,委托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对商标进行使用和管理,在精品橙的产销上实行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加工、分级、包装,统一定价销售等,在内地市场上设立专卖店等,但对于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山寨”行为,却仍难以根除甚至是有效打击。
黄照良在琼中任职时,曾以政府的名义带队到内地市场打假,他告诉记者:“效果不好,我们也只能是请当地工商部门出面查处这些假冒行为,但我们一走,市场上的事就没人管了。”
反季节精品难住“山寨”
澄迈福橙上海专卖店负责人、上海市果品有限公司中山西路水果批发交易市场一分场场长王学明对这些仿冒海南精品农产品的行径最清楚。他表示,自己作为地方品牌农产品专卖店的经营者,对于市场上的假冒行为,一方面是无奈,一方面也是各找各的消费目标群。
王学明说:“现在上海农产品市场上销售最规范的可能就是新西兰猕猴桃了,近年上海有过好几起这样的官司了,最高索赔了20万元呢。”王学明认为,新西兰猕猴桃打假有成效,有个原因是市场上销售量大,打假索赔时才有震慑意义。
“海南的西瓜也不容易假冒,因为冬天只有海南能生产西瓜。”基于同样的原因,王学明对澄迈福橙在市场上的正本清源工作还是很有信心。“春节前后新鲜上市的橙子只有澄迈福橙,这时候其他橙子产品都是存放了一两个月了的,吃起来肯定要差很多,所以福橙价格能比它们贵上3倍。消费者刚开始可能不清楚,要靠我们经销商去说,他们会明白的。”
从细节上抗击“山寨”
王美志买了一盒出自浙江的“山寨”海南精品橙,他说:“回去研究一下他们的包装。”虽说橙子是“山寨”的,但“山寨”橙的包装质地坚实,图案精美,印刷精致,分量适中,便于提携。
澄迈福橙为了防伪,由澄迈县热带水果协会澄迈福橙产销分会严格控制“澄迈福橙”标签和包装箱的发放使用工作,现在澄迈福橙只有一种包装规格,即5公斤扁盒装,适合大量批发用,供消费者日常选择的余地不大。
另外,经销商还建议澄迈方面为杜绝市场不规范行为,可以借鉴国内很多知名品牌的做法,对与“福橙”相似商标都进行注册,这样也能缩小“山寨”们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