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生态建设 华池为35万亩沙棘基地找到“婆家”
甘肃日报华池讯 (记者 先朝阳) 沙棘是干旱山区绿化工程的理想树种。华池县沙棘存留面积有35万多亩,是甘肃省沙棘基地建设示范县之一。近日,华池又引进了一项沙棘基地建设和综合加工项目。在这一项目的带动下,该县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效益将迈上新台阶。
沙棘是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优良灌木树种,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生态作用,其叶、果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及医用价值,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沙棘资源,对于巩固造林成果、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华池借助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义务植树等一切造林机遇,大力栽植沙棘,全县沙棘林保存面积达到35万亩。但由于没有开发利用,丰富的沙棘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贡献十分有限。今年初,华池积极与甘肃高原圣果公司联系,并得到国家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大力支持,为沙棘基地找到了“婆家”。7月23日,由国家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投资2000多万元的华池生态建设沙棘制品有限公司正式奠基。这也是我省第一个沙棘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将利用3年时间,再新建50万亩沙棘林。同时,沙棘综合加工厂一期建成后,年收购沙棘果将达2500吨,可加工沙棘籽125吨、沙棘汁750吨,年产值680万元,促进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