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瓜香飘万里 细节决定成败
记者感言:如果不对伽师瓜长相、品质进行定位,伽师瓜的商品率就会大打折扣,今后也难以挤身国内外大市场。因此,伽师瓜的品种选育尤为重要,只有同牙甫泉的那位瓜农一样从细微之处入手,才能成就伽师瓜的明天。
思考二:伽师瓜“着装”需改进
一个农产品仅靠提高质量是不够的,还需有个好的包装。然而,近年来,各地在包装伽师瓜时,只重视了包装箱的外表,却忽视了它的实用性。
2006年,正大集团易初莲花超市连锁有限公司签订了260吨伽师瓜销售合同,这是该公司首次与伽师县合作,也是伽师瓜首次大批量进入沿海城市,但在运输途中,由于包装箱抗压力较差,致使长途运输后的伽师瓜大部分被颠簸或挤压损坏,但剩下的伽师瓜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还是赢得了市场,卖出了理想的价格,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很多当地消费者专程为购买伽师瓜到慕名来到超市,即使如此,伽师瓜所赚到的利润还是没达到杨妙英理想中的标准。
2007年,该集团再次与我区签订了80多吨伽师瓜销售合同,虽然此次伽师县再次制作了抗压能力较强的包装箱,可天有不测风云,在运输的途中突遇阴雨天气,没有做防水和防潮湿处理的包装箱经雨水一淋开始变软,加之在途中颠簸,致使伽师瓜相互挤压,运至目的地后损耗达20%之多。
针对此问题,结合各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伽师县今年专门拿出百万元资金,目前已设计制作出了适合长途运输、抗压、防潮和防水的包装箱,目前该包装箱已开始批量生产,该县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包装箱从今以后不会再更换,将作为伽师瓜远销疆内外和国外市场永久性的“着装”。
不难看出,做大做强外向型农业,必须在提高包装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狠上下功夫,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向国内外一些知名农产品包装上来,看看它们的设计,也许会使我们对伽师瓜的包装和今后特色农产品包装作出恰当的“定位”。
思考三:伽师瓜“座驾”待破题
几年前,我区的伽师瓜还“藏在深闺人未识”。为了打响伽师瓜品牌,两年来,我区销往内地的伽师瓜选择了是陆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特别是在选择空运时,英吉沙蜜杏和伽师瓜的运费全部实行了政府埋单,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这只是小批量销售,而过高的运输成本难以适应今后的大市场。
为了拓宽出路,提高伽师瓜的知名度,各地也想了不少办法,其中最成功的一条是将伽师瓜采摘后,在地里做降温处理,然后放至保鲜库进行存放,而在运输过程中,过去用飞机和平板车,从零度以下的保鲜库里将伽师瓜搬至没有温控设备的运输设备里,加之我区到内地的运距长,经风吹日晒,伽师瓜的品质急剧下降。如何保证我区特色农产品如同刚从地里采摘时一样的品质,成了今后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据了解,从内地租赁冷藏车,放空车至我区运费只需1万多元,装一车伽师瓜至内地市场,与平板车运价相比,平均每公斤高出0.40元;如果在内地租凭一辆冷藏车带一批水果至我区,再运一批伽师瓜返回内地,运输成本会更低,而运至内地的伽师瓜销售额的零头完全可以支付车费,这样一来,从保鲜库拿出的伽师瓜直接装至与其温度一样的冷藏车,运至销售地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仅保证了伽师瓜的品质和口感,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伽师瓜的知名度和商品率。
而对于冷藏车从哪里来?地区供销社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区计划从正大集团易初莲花超市连锁有限公司联营的公司租赁,等这块市场大蛋糕做起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投资这块市场。
伽师县委书记朱雪冰还告诉记者,为了加大伽师瓜的原产地保护和伽师瓜的品质,对于出售到国内各地的伽师瓜,伽师县将采取如同五粮液等酒类产品一样在各地设立专门的专卖店,确保伽师瓜的声誉不受任何影响。
《细节左右成败》一书中曾这样说:“不要总抱怨机会没有垂青于你,只要注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你就会发现机遇无处不在”,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