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探访有机农业创新路上的新农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有机农业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12票  浏览12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7月24日 14:1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农业”已成为众多创业者追捧的风口,而有机农业更是热得烫手。许多有机蔬菜动辄一二十元的价格,比猪肉和鱼卖得还贵,让许多创业者摩拳擦掌地想抢入这个“风口”。但做都市新农人,真有想象中那么浪漫和惬意吗?
  
  1锲而不舍型
  
  烧掉2000万尚未盈利 坚守5年梦想越来越近

  
  谈到湖北的有机农业,曾两度上央视的吉农沃尔特创始人魏晓明称得上是一个标杆:这个出身于东北农村的小伙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毕业后不久,他又不顾家人反对,白手创业,一头扎进了农业领域。在他的名片上,最醒目的称号就是“职业农民”,且声称要将“务农进行到底,希望儿子将来也能当农民”。
  
  作为70后,魏晓明身上兼具“务实”和“创新”的特点。
  
  他一方面稳打稳扎,精心耕耘着流转回来的1000亩土地,其中200亩土地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目前农产品的等级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种,其中有机是要求最高的一级,也是成本最高的。有机农业来不得半点虚假,首先要达到有机的申报标准,土地规模必须达到200亩;此外,有机农业也走不了半米捷径,要完成土壤转化,也至少得3年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培养土壤自身的肥力。这些注定了做有机农业是件烧钱的事儿,这5年我已投进去了2000多万,目前还没有盈利。”
  
  对于有机农业而言,产品品质是关键。不过,在“互联网+”的时代,魏晓明也深谙网络营销之道。据悉,吉农沃尔特主要采取“会员制+田间超市+电商”的销售模式,目前,吉农沃尔特有400多名会员,主要客户群体集中于都市白领、热爱绿色健康生活的家庭。
  
  每周,吉农为会员配送一至二次有机蔬菜和禽蛋,年会费在5200元至1万元左右。
  
  如今,一切正慢慢向着魏晓明的理想方向发展:吉农田间超市有机蔬菜基地已成为消费者体验有机农产品生产、科普、品尝为一体的平台;他还在东西湖打造了自己的有机生活馆实体店;此外,在线上,他也搭建了有机农业商城,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或者微信、QQ下单。
  
  眼下,魏晓明又玩起了新“花样”,他正在制作移动电商平台,计划10月上线,上线后将可以实现有机农产品生产实时视频监督、实时下单、订单追踪、产品追溯等功能,增强用户体验。
  
  2半路夭折型
  
  7年创业意外遭遇“拆迁” 700万投资仅收回160万

  
  在魏晓明之前,山东美女邴杰就已在湖北开起第一家有机农场,但因为土地拆迁等不可预期的风险,创业项目半路“夭折”。
  
  邴杰是山东妹子,从湖北经济学院毕业后做了几年售楼小姐。她每年卖出200多套房子,差不多占公司售房的一半。2006年,刚届而立之年的邴杰想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自小有浪漫情怀的女子一直向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境界,于是决定自己创业做有机农业。她拿出全部积蓄,在东西湖慈惠农场12000亩蔬菜基地中,精心选择圈定了200亩条件最好的土地,希望种出“小时候的味道”。
  
  不过,田园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浪漫,邴杰做得很辛苦,“两年老了十岁,许多老朋友都不认得我了。有机蔬菜的种植要求很严格,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有机土壤需要保养及管理,以及肥力的保持,需要经过2-3年的转化期,这里付出的辛苦有时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更关键的是,当时有机农业刚刚兴起,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领域。由于有机种植不能使用激素、化肥、化学农药,刚开始种出来的菜与普通蔬菜相比看相不好,且价格偏高,邴杰的菜一上市少人问津,只能按市面上普通菜的价格卖,开始几年亏损严重。
  
  经过几年发展,农场刚刚步入正轨,却于2013年5月遭遇了拆迁。令邴杰伤心的是,几年来她投入了700多万,却只得到160万的赔偿款。“换一片土地种植普通蔬菜并不难,但有机种植,每换一片地,都要经过数年的土壤改良。不仅人力物力投入巨大,而且时间不能打折扣。
  
  3柳暗花明型
  
  倾家荡产荒山种冬枣 负债8年摘“成功果”
  
  做有机农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经营时间越久,成本才有可能降低。圈内有创业前辈说过,梦想很美,但做梦的过程很短,真正务农,要做好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准备。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确实很美妙,不过首先你得挨过一段漫长的生存期,努力活下去,才可能等到收获的时候。
  
  湖北“果农”钟长江的经历正验证了这一说法。
  
  创业之前,钟长江的生活优越而从容,他在一家大型商超做管理工作。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他接触到了农业,从此人生改写。“2000年的时候,我去山东出差,发现当地一种叫冬枣的水果居然卖到了30多元一斤,还卖得很俏。要知道,我们本地的普通枣只能卖1元钱一斤。”钟长江当时就心动了,他跑到当地农业局请教技术专家,得知冬枣的种植技术并不难,于是萌生了将冬枣引进湖北种植的念头。
  
  此后,钟长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种植地点,2002年,他得知广水应山办事处的黑虎冲有三座山共200多亩山地出租,于是他执意辞职,开启了“果农”之路。
  
  令钟长江始料未及的是,这条路走得如此艰难,“从2002年到2010年,整整8年,我一直在反复摸索冬枣的种植技术。当初以为不难,但不同的区域不同土质水质,都会影响到挂果率和果子口感。无数次失败,又无数次重来,我还特意到山东请技术专家来指导,专家来了,也说这儿和他们当地的情况不同,原有的种植技术并不适用。最初,我投入了80多万,是我全部的家底,很快就‘烧’完了。我不服输,于是借遍了亲戚朋友,前后投入了200多万。但前8年时间,我一分钱的收益都没有得到。好在我咬牙熬过来了,从2010年开始,果园终于开始盈利了。”
  
  据钟长江介绍,目前他的黑虎冲冬枣基地每亩产量近3000斤,“进入了收获期。当年我在山上种枣的时候,当地村民都觉得我有病,现在看种冬枣挣钱了,也纷纷开始种冬枣。”
  
  4绝地反击型
  
  华科技术男看上屋顶菜园 投资赔光后获几百万风投
  
  哈哈农场创始人、毕业于华科的90后樊伟将屋顶菜园由想象搬到了现实。
  
  在做都市农夫之前,樊伟在腾讯做产品经理,年薪近20万。身为技术男的他看中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2014年4月辞职回武汉创业,决心做“生态农业里面最懂互联网,互联网里最懂生态农业的人”。
  
  充分运用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樊伟研发出了哈哈农场APP,种植知识、种植管理都可以在APP上呈现,真正实现傻瓜式的智能种菜。除了APP外,哈哈农场的种植箱和种植土壤也是自主研发,适用于任意大小空间,美观、绿色、有机,且价格的优势也相对明显。
  
  哈哈农场定位于25-45岁居民都市家庭,运用“采摘+种植”的商业模式吸引家庭式消费。在哈哈农场里,两个家庭可共同领养一个植物,也会举办绿色食品DIY、亲子活动、偷菜活动等。
  
  类似哈哈农场这样的业态在国外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但在国内才刚刚萌芽。在武汉86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至少有173平方公里为屋顶(以20%推算),“即便仅有10%的屋顶成为菜园,也是上百亿元的大市场”。而在樊伟看来,“这就是机会”。
  
  不过,作为一种生态绿色新型体验业态,哈哈农场也经历了前期因缺钱差点死掉的困境。创业的路远比想象的复杂无数倍。“除了种子、肥料的选用,培育菜苗设施的完善,连种菜的箱子都是我和小伙伴们反复改良过的。这些看起来简单,但有许多小细节需要打磨,比如说箱子底下到底要多高,既能节省材料,又能保证植物生长得很好;箱子用什么材料更环保成本更低……我们试验了很久。”没有场地,没有种植经验,没有销售能力,渐渐地,他把当初父母给他买房子的钱,连同自己打工挣来的本钱,赔了个精光。
  
  幸运的是,当年11月,他拿到了几百万的二轮融资,公司估值翻了十几倍。
  
  在樊伟看来,目前国内其他三家同行多是靠卖菜箱等硬件赚钱,而他们则将仿照小米,通过提供存活率高、收成好的蔬果搭配种植模式,着重以服务盈利。“未来十年,我们将把生态带进城市,让人人都是农场主,在大都市钢铁建筑中也可以看到鸟语花香。”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