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75万吨砂糖桔“待嫁” 清远丰收之年面临大考
4“桔”试
砂糖桔种植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去年,为突破砂糖桔销售困境,清远政府和果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水果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效果渐显。
“上世纪90年代是砂糖桔卖得最好的时候,那时一斤最高可卖到5元。”佛冈县石角镇小梅村是清远最早种植砂糖桔的地区之一,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该村村干部刘焕新在言谈之中仍透露出对那个种植砂糖桔可一夜暴富时代的追怀。他告诉记者,现在小梅村不少的小洋楼就是在那时修建起来的。
这个曾经靠种植砂糖桔发迹的村庄现在人均年收入6000元左右,但村民们明显感觉赚钱越来越难。不少村民甚至不止一次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种植技术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成了专家”。但无可争辩的事实是,砂糖桔种植的辉煌时代已经不再,种植为重转向销售为王、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制约砂糖桔发展的关键因素,也不再是技术桎梏,而是销售。胜王败寇,谁能占领市场,谁就是赢家,谁就能笑到最后。
清远砂糖桔的出路何在?如何赢得市场?当地政府和果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去年,为突破砂糖桔销售困境,清远就着力打了“5张牌”:打领导牌,各部门领导靠前指挥,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果农和经销商的需求,研究出卓有成效的措施;打媒体牌,利用好网络、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发布供销信息,营造积极的产销氛围;打推广牌,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平台,做好砂糖桔的推介;打市场牌,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服务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好果农和经销商的服务工作,使产销顺畅进行。
而作为广东省砂糖桔主产区之一的佛冈县,今年也早早就进入全面“备战状态”,通过建全市最大水果市场,申报三大出口基地,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农民组织抱团销售等措施,主动抢占市场,确保果农的桔子种得好还要卖得好。而将于12月举行的清远市首届砂糖桔节暨旅游文化节也将在佛冈举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抱团闯市,也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促进作用。以佛冈县为例,目前全县砂糖桔合作社已有11家,社员种植面积45300亩,占全县总种植面积的30%。合作社定期对社员进行培训,引导社员实行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创立品牌,并以优惠价格出售农资,使其他分散的果农握指成拳,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不过,对比起外地对柑桔的促销手段来说,清远仍稍嫌不足。德庆为了把砂糖桔推向全国以至世界市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屡上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强势推介,还组织果农及经销商跑遍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几十个大中城市举行各类宣传推介活动。目前,该县已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200多个砂糖桔营销网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
湖南常德为做好柑橘的营销,自2001年就启动首届中国柑橘节,此后每年一届,柑橘节包括颂橘、唱橘、演橘、画橘、写橘、赏橘、品橘、赛橘等系列活动。此外,通过打造县城“橘香路”澧水柑橘文化观光带绵延2公里,龙凤“赏橘亭”、秀坪“柑橘文化展览馆”、“中日友谊橘园”、“柑橘文化长廊”等柑橘文化景点和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石门橘乡》、湖南卫视《玫瑰之约石门橘子红了》、《全国柑橘产业化建设论坛》、“柑橘狂欢节”等重大专题,极大地提高了石门柑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些,对于谋求打造砂糖桔种植大市、品牌强市的清远而言,都非常值得镜鉴。
“今年的砂糖桔果靓味美,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末了,刘文健肯定地认为,“来踩点的果商每斤已经开价1.2元甚至1.5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