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葡萄产销解读优果优价
立秋之后,葡萄大量上市了。有心的读者可以四处打问一下价格。记者得到的信息是,平均每斤在3元左右——一般的葡萄(除过“立扎马特”等特殊品种外),零售价在2元至4元之间,卖4元的很少,卖4元的葡萄品型已经相当不错了。
另外一个信息是市农业局果业处处长毕小平告诉记者的,灞桥灞苑科技示范园的230亩葡萄,户太8号,每斤的出园价在7元以上。这7元一斤的葡萄,竟完全是产地销售。这里头就好像有了说道:如今是商品大流通,为啥花好价钱买不到好水果?
大约10年前,我市个别水果出现滞销现象时,时任市农委主任的黄继彪对记者说过两句话:问题不是现在的水果产量太大,而是精品水果太少;今后要走优果优价的路。当时记者对这个观点不理解,不料10年后出现好葡萄供不应求的局面。
听完灞苑牌葡萄优果优价,咱们再看看其他果园的情况。未央区果林站站长黄晓介绍说,该区“郁园”牌葡萄,12串一箱,大约8斤左右,根据品种的不同,分别卖到90元、60元、50元。记者听到一个插曲,7月,陕报一同事到该园买桃,主人连说对不起——你们来晚了,实在是没有货了;明年一定给你们留几箱。毕小平介绍说,户县葡萄研究所500亩葡萄,每斤8元;长安园艺站“艺农”牌桃,一箱12个,6斤左右,售价30元;未央区草滩果农张校庆的40亩桃,每箱8个,售价35元。
优果优价,即果好价钱才能好。果子怎样才能好?毕小平道出其中的道理。一,我市几乎所有的优质果品,都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用毕小平的话来说,就是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变成了工业化生产方式。记者采访过灞桥灞苑科技示范园、汉风台庄园、白鹿原樱桃示范基地,果然是工业化生产,叹为观止——每一株葡萄、樱桃,都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这是表象,生产管理方面更是中规中矩,一点不马虎。白鹿原大樱桃示范基地拥有樱桃1300余亩,11万株优良品种。2002年建园以来,坚持走品牌战略的路子,明确了要出精品,必须坚持有机无公害栽培技术路线的生产原则。几年来,基地从内蒙古、陕北等地的羊粪产区每年运回羊粪140余吨,每吨1320元。基地经理张平告诉记者,施羊粪的好处,一是减少田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使果品品质达到了绿色产品标准。2006年,该示范基地和系列果品,分别被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评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食品。
其次,果品好,走品牌路线少不了。目前我市果品注册商标,葡萄有灞苑牌,汉风台牌,户太牌等,樱桃有白鹿原牌,东李牌。桃有六村堡牌、汉都牌、郁园牌。西瓜有同兴牌。石榴,有临绿、临研牌等。毕小平说,注册商标本身就是对生产经营水平的一次检验。品牌是荣誉,更是一种约束,意味着注册商标以后,就必须老老实实按照《商标法》行事。记者了解到,未央区愚园的经营者张校庆,宁肯让不合格的桃烂在地里,也决不往纸箱里装。同时,果品注册商标之后,便于经销商运作。
但是优果还不一定能优价。果品上市前的分级、包装,也是重要环节。传统的果业生产,采摘的果品堆成小山,散装出售,真真一个粗放经营的画面。包装的过程,其实就是分级的过程,次果在包装前被淘汰出局。目前,我市的水果包装箱在图案、色彩的设计上,也逐步表现出淡雅、简约的时代元素。同时,果品装在包装盒子里,也提升了果品的单价。
说到底,优果优价体现的是市场价值规律。我们提倡优果,我们也很乐意地看到优果生产者取得较高的收益。果农的收益提高了,我市农民人均收入当会随之提高。以上优果优价的几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在于,西安要坚定不移地走都市农业的道路,就必须打品牌,重质量,上规模,也必须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几件实事,比如科技培训,比如信息传播,比如帮助农民加强水、路、电、尤其是销售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创出更多的品牌,生产出更多的优质果品。
另外一个信息是市农业局果业处处长毕小平告诉记者的,灞桥灞苑科技示范园的230亩葡萄,户太8号,每斤的出园价在7元以上。这7元一斤的葡萄,竟完全是产地销售。这里头就好像有了说道:如今是商品大流通,为啥花好价钱买不到好水果?
大约10年前,我市个别水果出现滞销现象时,时任市农委主任的黄继彪对记者说过两句话:问题不是现在的水果产量太大,而是精品水果太少;今后要走优果优价的路。当时记者对这个观点不理解,不料10年后出现好葡萄供不应求的局面。
听完灞苑牌葡萄优果优价,咱们再看看其他果园的情况。未央区果林站站长黄晓介绍说,该区“郁园”牌葡萄,12串一箱,大约8斤左右,根据品种的不同,分别卖到90元、60元、50元。记者听到一个插曲,7月,陕报一同事到该园买桃,主人连说对不起——你们来晚了,实在是没有货了;明年一定给你们留几箱。毕小平介绍说,户县葡萄研究所500亩葡萄,每斤8元;长安园艺站“艺农”牌桃,一箱12个,6斤左右,售价30元;未央区草滩果农张校庆的40亩桃,每箱8个,售价35元。
优果优价,即果好价钱才能好。果子怎样才能好?毕小平道出其中的道理。一,我市几乎所有的优质果品,都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用毕小平的话来说,就是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变成了工业化生产方式。记者采访过灞桥灞苑科技示范园、汉风台庄园、白鹿原樱桃示范基地,果然是工业化生产,叹为观止——每一株葡萄、樱桃,都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这是表象,生产管理方面更是中规中矩,一点不马虎。白鹿原大樱桃示范基地拥有樱桃1300余亩,11万株优良品种。2002年建园以来,坚持走品牌战略的路子,明确了要出精品,必须坚持有机无公害栽培技术路线的生产原则。几年来,基地从内蒙古、陕北等地的羊粪产区每年运回羊粪140余吨,每吨1320元。基地经理张平告诉记者,施羊粪的好处,一是减少田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使果品品质达到了绿色产品标准。2006年,该示范基地和系列果品,分别被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评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食品。
其次,果品好,走品牌路线少不了。目前我市果品注册商标,葡萄有灞苑牌,汉风台牌,户太牌等,樱桃有白鹿原牌,东李牌。桃有六村堡牌、汉都牌、郁园牌。西瓜有同兴牌。石榴,有临绿、临研牌等。毕小平说,注册商标本身就是对生产经营水平的一次检验。品牌是荣誉,更是一种约束,意味着注册商标以后,就必须老老实实按照《商标法》行事。记者了解到,未央区愚园的经营者张校庆,宁肯让不合格的桃烂在地里,也决不往纸箱里装。同时,果品注册商标之后,便于经销商运作。
但是优果还不一定能优价。果品上市前的分级、包装,也是重要环节。传统的果业生产,采摘的果品堆成小山,散装出售,真真一个粗放经营的画面。包装的过程,其实就是分级的过程,次果在包装前被淘汰出局。目前,我市的水果包装箱在图案、色彩的设计上,也逐步表现出淡雅、简约的时代元素。同时,果品装在包装盒子里,也提升了果品的单价。
说到底,优果优价体现的是市场价值规律。我们提倡优果,我们也很乐意地看到优果生产者取得较高的收益。果农的收益提高了,我市农民人均收入当会随之提高。以上优果优价的几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在于,西安要坚定不移地走都市农业的道路,就必须打品牌,重质量,上规模,也必须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几件实事,比如科技培训,比如信息传播,比如帮助农民加强水、路、电、尤其是销售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创出更多的品牌,生产出更多的优质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