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产品品牌建设再传喜讯
“舟山大黄鱼”等9件农产品被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省以累计68件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十大农产品创牌先锋奖评选结果同时揭晓。
一只蛋贵过一只鸡,一只鸡贵过一头猪,一头猪贵过一头牛,三两黄金买不到一两茶叶。这在浙江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神话。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召开的“浙江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现场会”上获悉,“临安山核桃”、“天目笋干”、“舟山大黄鱼”等9件商标日前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至此浙江省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68件,总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强,继续稳居各省市第一。目前,浙江省有一批农产品著名品牌正不断涌现,这些有品牌的农产品比以往的“赤膊”产品溢价2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重要的增长点。会上同时揭晓了全省首批农产品创牌先锋企业,其中,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2008年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十大创牌先锋,文成县浙南薯业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为2008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创牌先锋,径山茶等证明商标荣获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证明商标十大创牌先锋。
农产品品牌建设浙江走在前头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创牌力度,使社会各界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日益关注,企业、个人创牌热情普遍高涨,使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获得了长足进步。
农产品注册商标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需求十分旺盛。全省农产品注册商标由2003年的2.3万件猛增到目前的6.3万件,5年增长2倍多,居全国前列;2006年浙江省诞生第一件农产品驰名商标(不老神鸡),3年来增长了7倍;农产品著名商标认定数五年前不超过50件,目前已有324件,5年增长5倍多,不少企业为获得驰著名商标连续数年申报。浙江省累计涉农注册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更是一枝独秀, 总量达到68件,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全省从农业龙头企业到专业合作社、到农户个人都萌发出极大的创牌意识。
浙江省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目前,全省90%以上的市、县实施对农产品商标、证明商标注册进行补助奖励。在鄞州区、温岭市等财政发达的地区注册农产品费用仅2000多元,而政府补助达3000元;余杭等地区更是承诺获得证明商标的地方政府奖励50万元。有的地方还有农产品品牌建设专款,并专门出台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政策文件,支持力度十分大。各地工商部门积极帮助培育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农民个人的创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同时加大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力度,品牌监管制度建设有所突破。从商标印制、许可、使用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全省工商部门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7341件,其中涉外商标案件3133件,罚款总计1.45亿余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8起,查处的商标违法案件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农产品品牌化让农民尝到甜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全面小康是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现代农业而言,品牌是现代农业成果的集中体现。只有现代的生产方式,现代的农业主体,加上品牌的优势,才能真正构成现代农业的三要素。可以说,现代农业的最高境界是品牌时代,抓品牌也就是抓现代农业的灵魂。对农民增收致富来讲,品牌价值是衡量增收增效的最终指标,随着浙江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浙江农民越来越感受到品牌带给他们的巨大效益。
13年前,临海橘农在将“岩鱼头”图形及文字申请注册商标时,多少有些心血来潮。那时,他们怎么也想像不到,有朝一日“岩鱼头”会那么值钱,成了“中国第一贵”的橘子商标品牌,每公斤的单价连番十几倍。“‘岩鱼头’的品牌打响后,我们卖的橘子从几元钱一下子提高到50元一公斤,轰动了整个柑橘界,也带动了整个临海的柑橘产业。”临海市涌泉岩鱼头桔场场长冯言林对此深有感触。如今,像岩鱼头一样牛气冲天的橘子,在临海蜜橘家族中并不鲜见,“忘不了”、“一见喜”等蜜橘也紧随其后,在壮大品牌的过程中寻得了可观的效益,极大地触动了当地果农创牌用牌的神经,涌泉镇涌出了60多个注册商标,大家你追我赶,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统领下,演绎了新农村一个个品牌富农的神奇故事。
178元一斤鸡肉、18元一只鸡蛋,听起来是那么疯狂,一时让人难以置信。然而,这不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浙江安吉穷山僻壤里“乡村品牌致富传奇”。“以往分散经营,大家都只能被动地跟着市场跑。散户没有品牌,鸡卖不起价,遇到行情不好还要亏本;有时大家拥挤在一个局部市场,相互压价贱卖,结果造成养殖户增产不增收。”安吉县联谊联合家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从无序、杂乱的生产方式到统一组织的产业化生产,从分散叫卖、四处推销到统一的网络化营销,从混乱无牌搅市场、有牌小市场的经营状况到商标品牌统一的经营管理方式,浙江安吉土鸡养殖产业演绎出“化蛹成蝶”的精彩一幕,成员单位和涉及农户的商品鸡销售价格平均每公斤比此前增加4元,禽蛋销售价格平均每公斤增加5元以上。2008年11月,在浙江省农博会开幕的第一天,“寿康鸡”以3800元的单价被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贵的鸡,市场供不应求的景象。
“有了商标品牌,泥土地里也能刨出金子来”。还是在浙江安吉,工商部门帮助农民创造了一个用商标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神话,自成功注册“安吉白茶”后,由之形成的白茶产业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该县支柱产业。2001年1月,安吉白茶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后,形成了产业育品牌、品牌壮产业的良性循环,安吉白茶的市场美誉度迅速提升,已发展成为安吉农业一个特色支柱产业,成为安吉对外形象的一张金名片。目前,安吉白茶的种植面积已达9万亩,种植户5800户,茶叶加工企业350家,年产量675吨,产值6.75亿元,更在上海专场拍卖会上创下“三克黄金买不到一克安吉白茶”的记录,2008年为全县农民增收1875元。安吉白茶品种推广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产业效益之好,堪称中国农产品致富一方百姓的奇迹。
为使安吉白茶的地域文化更具完整性,扬帆国际市场,推动产业全面健康、有序地发展,去2008年下半年,安吉工商局以“关于尽早启动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注册的建议”专报给县政府,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要求农业局茶叶站尽快实施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注册。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工商、农业局茶叶站、白茶协会三方在前期调查、咨询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安吉白茶国际注册实施方案,前期就投入注册费近23万元,确保了注册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已正式在韩国、欧盟、美国等33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据悉,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注册不仅开了我市农产品国际注册的先河,而且成为全省首件证明商标在国外注册的农产品。
在每年的浙江省农博会上,省内普通水果论箱卖、精品水果论斤卖、台湾水果论个卖,品牌附加值高,价格就高。“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品牌的农产品一般比赤膊产品溢价20%。因此,我们要把品牌建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环节,切实加以推进。”浙江省工商局商标处负责人对记者说。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生产环节创造的增加值占30%,剩下的70%来自于研发和营销环节,而企业研发和营销的优势最后都通过品牌这个载体集中表现出来;农产品也一样,农民一年辛苦到头,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最后体现都是在品牌价值上。“有好的品牌,才有好的价格,有好价格才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尝到甜头的浙江农民已达成了共识。
为了表彰2008年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为其他企业树立创牌典型,在单位自荐,市、县(市、区)工商局推荐的基础上,浙江省工商局和省商标协会通过综合衡量企业品牌意识、创牌过程、产业发展等因素,首次评选出农产品创牌十大先锋奖。其中,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被评为2008年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十大创牌先锋,文成县浙南薯业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单位成为2008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创牌先锋,径山茶等证明商标荣获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证明商标十大创牌先锋。(具体名单附后)
三管齐下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
当前,浙江省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008年底浙江省有农业龙头企业2655家,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950家,出资总额44亿元,而05年只有3000多户,具有现代市场主体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高素质的农业经纪人正在大量崛起。另一方面,农产品品牌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工业消费品里,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生活的很多细节。现在,农产品也开始步入品牌时代,从城市白领到普通居民,从买油买米到买菜,人群由小到大,品种由少到多,更多的人讲品牌,更多的品种讲品牌。2009年,浙江省人均GDP为607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近的定义,人均GDP在3255美元—10064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高中等收入国家。农产品品牌的消费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前景非常广阔。“面对这样难得的机遇,我们要顺势而为,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浙江省工商局在今天(6日)的会上推出了加快推进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大举措:
—— 区域品牌与商品品牌联动推进,扩大品牌集合效应。区域品牌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区域特色产品;商品品牌是企业自主商标,是个体经济。要大力推广区域品牌证明商标,一个成功的证明商标注册应用,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致富一方百姓;同时要大力度培育自主商品品牌,只有区域品牌没有强势的自主品牌,对产业发展也是不利的。要实施区域品牌与商品品牌联动推进战略,品牌集合,共存共荣,合力提升。一方面要加大证明商标应用推广力度,进一步挖掘资源,支持鼓励地方名品申报区域商标;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自主商品品牌建设,帮助农户要学会利用证明商标的影响力,走地理标志、企业自主商标、证明商标“三标”并用的模式。
—— 品牌化与产业化双管齐下,提升品牌规模效应。没有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品牌规模,富农富民就有限。只有品牌化与产业化相结合,才能显现效益,提高附加值。要发展产业提升品牌,必须要在主体建设、产业规模、产品品质上下功夫,不断壮大经营主体,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切实加强品质管理。
——品牌经营运作与保护两手抓,促进品牌放大效应。品牌战略的实施对于企业和地方都是非一日之功,必须通过培育、扶持、营销、保护等一系列营运手段来提升和扩大价值。一是创新营销策略,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就业在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环节的比例一般是2:3:5,约有一半劳动力从事农产品销售。因此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营销,培育一批农产品经纪人,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交易形式,鼓励农产品进超市、搞配送等多种促销方式。二是加强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知名度。要学习借鉴工业品牌推介方式,策划品牌事件,酒香也要勤吆喝,用工业品牌模式来营运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强品牌保护,维护自身权益。品牌所有人要珍惜自身荣誉,要知道创品牌难、毁品牌易。工商部门对侵犯农产品尤其是证明商标侵权行为将重点查处,特别对于龙井茶等知名立世品牌要加强重点保护,规范标识的统一使用,有重点地开展农产品打假保品牌活动。
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工作是浙江省商标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商机关服务“三农”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工作亮点。各级工商机关将继续创新工商服务指导机制,积极鼓励争创驰著名商标,同时切实加大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从机制创新、政策保障和环境改善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为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吕律)(浙江工商供稿)
附件:农产品十大创牌先锋
一、2008年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十大创牌先锋
淳牌淡水鱼 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
寿康鸡 安吉县天壤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冠军香榧 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老板娘海鲜制品 浙江老板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岩鱼头蜜桔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岩鱼头桔场
振宁土鸡 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
明珠牌海产品 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
乌牛早茶叶 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老神鸡 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
达意观赏鱼 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2008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创牌先锋
玉麟西瓜 温岭市箬横西瓜专业合作社
忘不了蜜桔 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
文成粉丝 文成县浙南薯业产销专业合作社
显圣稻米 长兴县显圣稻米专业合作社
王店三园鸡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三园鸡专业合作社
陈邑鲈鱼 湖州菱湖陈邑加州鲈鱼专业合作社
黄沙腰烤薯 遂昌县黄沙腰烤薯专业合作社
崇闲水生作物 杭州余杭绿鑫水生作物专业合作社
婺州蜜梨 金华市婺州蜜梨专业合作社
碧湖绿源蔬菜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农副产品产销合作社
三、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证明商标十大创牌先锋
安吉白茶 安吉县农业局茶叶站
仙居杨梅 仙居县果品产销协会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证明商标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径山茶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业管理协会
楚门文旦 玉环县林业局
新昌小京生 新昌县小京生花生协会
常山胡柚 常山县农业局农机站
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市余姚瀑布仙茗协会
三门青蟹 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庆元香菇 庆元县食用菌办公室
一只蛋贵过一只鸡,一只鸡贵过一头猪,一头猪贵过一头牛,三两黄金买不到一两茶叶。这在浙江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神话。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召开的“浙江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现场会”上获悉,“临安山核桃”、“天目笋干”、“舟山大黄鱼”等9件商标日前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至此浙江省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68件,总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强,继续稳居各省市第一。目前,浙江省有一批农产品著名品牌正不断涌现,这些有品牌的农产品比以往的“赤膊”产品溢价2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重要的增长点。会上同时揭晓了全省首批农产品创牌先锋企业,其中,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2008年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十大创牌先锋,文成县浙南薯业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为2008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创牌先锋,径山茶等证明商标荣获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证明商标十大创牌先锋。
农产品品牌建设浙江走在前头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创牌力度,使社会各界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日益关注,企业、个人创牌热情普遍高涨,使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获得了长足进步。
农产品注册商标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需求十分旺盛。全省农产品注册商标由2003年的2.3万件猛增到目前的6.3万件,5年增长2倍多,居全国前列;2006年浙江省诞生第一件农产品驰名商标(不老神鸡),3年来增长了7倍;农产品著名商标认定数五年前不超过50件,目前已有324件,5年增长5倍多,不少企业为获得驰著名商标连续数年申报。浙江省累计涉农注册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更是一枝独秀, 总量达到68件,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全省从农业龙头企业到专业合作社、到农户个人都萌发出极大的创牌意识。
浙江省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目前,全省90%以上的市、县实施对农产品商标、证明商标注册进行补助奖励。在鄞州区、温岭市等财政发达的地区注册农产品费用仅2000多元,而政府补助达3000元;余杭等地区更是承诺获得证明商标的地方政府奖励50万元。有的地方还有农产品品牌建设专款,并专门出台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政策文件,支持力度十分大。各地工商部门积极帮助培育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农民个人的创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同时加大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力度,品牌监管制度建设有所突破。从商标印制、许可、使用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全省工商部门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7341件,其中涉外商标案件3133件,罚款总计1.45亿余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8起,查处的商标违法案件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农产品品牌化让农民尝到甜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全面小康是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现代农业而言,品牌是现代农业成果的集中体现。只有现代的生产方式,现代的农业主体,加上品牌的优势,才能真正构成现代农业的三要素。可以说,现代农业的最高境界是品牌时代,抓品牌也就是抓现代农业的灵魂。对农民增收致富来讲,品牌价值是衡量增收增效的最终指标,随着浙江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浙江农民越来越感受到品牌带给他们的巨大效益。
13年前,临海橘农在将“岩鱼头”图形及文字申请注册商标时,多少有些心血来潮。那时,他们怎么也想像不到,有朝一日“岩鱼头”会那么值钱,成了“中国第一贵”的橘子商标品牌,每公斤的单价连番十几倍。“‘岩鱼头’的品牌打响后,我们卖的橘子从几元钱一下子提高到50元一公斤,轰动了整个柑橘界,也带动了整个临海的柑橘产业。”临海市涌泉岩鱼头桔场场长冯言林对此深有感触。如今,像岩鱼头一样牛气冲天的橘子,在临海蜜橘家族中并不鲜见,“忘不了”、“一见喜”等蜜橘也紧随其后,在壮大品牌的过程中寻得了可观的效益,极大地触动了当地果农创牌用牌的神经,涌泉镇涌出了60多个注册商标,大家你追我赶,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统领下,演绎了新农村一个个品牌富农的神奇故事。
178元一斤鸡肉、18元一只鸡蛋,听起来是那么疯狂,一时让人难以置信。然而,这不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浙江安吉穷山僻壤里“乡村品牌致富传奇”。“以往分散经营,大家都只能被动地跟着市场跑。散户没有品牌,鸡卖不起价,遇到行情不好还要亏本;有时大家拥挤在一个局部市场,相互压价贱卖,结果造成养殖户增产不增收。”安吉县联谊联合家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从无序、杂乱的生产方式到统一组织的产业化生产,从分散叫卖、四处推销到统一的网络化营销,从混乱无牌搅市场、有牌小市场的经营状况到商标品牌统一的经营管理方式,浙江安吉土鸡养殖产业演绎出“化蛹成蝶”的精彩一幕,成员单位和涉及农户的商品鸡销售价格平均每公斤比此前增加4元,禽蛋销售价格平均每公斤增加5元以上。2008年11月,在浙江省农博会开幕的第一天,“寿康鸡”以3800元的单价被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贵的鸡,市场供不应求的景象。
“有了商标品牌,泥土地里也能刨出金子来”。还是在浙江安吉,工商部门帮助农民创造了一个用商标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神话,自成功注册“安吉白茶”后,由之形成的白茶产业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该县支柱产业。2001年1月,安吉白茶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后,形成了产业育品牌、品牌壮产业的良性循环,安吉白茶的市场美誉度迅速提升,已发展成为安吉农业一个特色支柱产业,成为安吉对外形象的一张金名片。目前,安吉白茶的种植面积已达9万亩,种植户5800户,茶叶加工企业350家,年产量675吨,产值6.75亿元,更在上海专场拍卖会上创下“三克黄金买不到一克安吉白茶”的记录,2008年为全县农民增收1875元。安吉白茶品种推广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产业效益之好,堪称中国农产品致富一方百姓的奇迹。
为使安吉白茶的地域文化更具完整性,扬帆国际市场,推动产业全面健康、有序地发展,去2008年下半年,安吉工商局以“关于尽早启动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注册的建议”专报给县政府,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要求农业局茶叶站尽快实施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注册。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工商、农业局茶叶站、白茶协会三方在前期调查、咨询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安吉白茶国际注册实施方案,前期就投入注册费近23万元,确保了注册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已正式在韩国、欧盟、美国等33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据悉,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注册不仅开了我市农产品国际注册的先河,而且成为全省首件证明商标在国外注册的农产品。
在每年的浙江省农博会上,省内普通水果论箱卖、精品水果论斤卖、台湾水果论个卖,品牌附加值高,价格就高。“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品牌的农产品一般比赤膊产品溢价20%。因此,我们要把品牌建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环节,切实加以推进。”浙江省工商局商标处负责人对记者说。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生产环节创造的增加值占30%,剩下的70%来自于研发和营销环节,而企业研发和营销的优势最后都通过品牌这个载体集中表现出来;农产品也一样,农民一年辛苦到头,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最后体现都是在品牌价值上。“有好的品牌,才有好的价格,有好价格才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尝到甜头的浙江农民已达成了共识。
为了表彰2008年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为其他企业树立创牌典型,在单位自荐,市、县(市、区)工商局推荐的基础上,浙江省工商局和省商标协会通过综合衡量企业品牌意识、创牌过程、产业发展等因素,首次评选出农产品创牌十大先锋奖。其中,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被评为2008年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十大创牌先锋,文成县浙南薯业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单位成为2008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创牌先锋,径山茶等证明商标荣获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证明商标十大创牌先锋。(具体名单附后)
三管齐下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
当前,浙江省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008年底浙江省有农业龙头企业2655家,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950家,出资总额44亿元,而05年只有3000多户,具有现代市场主体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高素质的农业经纪人正在大量崛起。另一方面,农产品品牌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工业消费品里,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生活的很多细节。现在,农产品也开始步入品牌时代,从城市白领到普通居民,从买油买米到买菜,人群由小到大,品种由少到多,更多的人讲品牌,更多的品种讲品牌。2009年,浙江省人均GDP为607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近的定义,人均GDP在3255美元—10064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高中等收入国家。农产品品牌的消费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前景非常广阔。“面对这样难得的机遇,我们要顺势而为,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浙江省工商局在今天(6日)的会上推出了加快推进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大举措:
—— 区域品牌与商品品牌联动推进,扩大品牌集合效应。区域品牌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区域特色产品;商品品牌是企业自主商标,是个体经济。要大力推广区域品牌证明商标,一个成功的证明商标注册应用,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致富一方百姓;同时要大力度培育自主商品品牌,只有区域品牌没有强势的自主品牌,对产业发展也是不利的。要实施区域品牌与商品品牌联动推进战略,品牌集合,共存共荣,合力提升。一方面要加大证明商标应用推广力度,进一步挖掘资源,支持鼓励地方名品申报区域商标;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自主商品品牌建设,帮助农户要学会利用证明商标的影响力,走地理标志、企业自主商标、证明商标“三标”并用的模式。
—— 品牌化与产业化双管齐下,提升品牌规模效应。没有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品牌规模,富农富民就有限。只有品牌化与产业化相结合,才能显现效益,提高附加值。要发展产业提升品牌,必须要在主体建设、产业规模、产品品质上下功夫,不断壮大经营主体,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切实加强品质管理。
——品牌经营运作与保护两手抓,促进品牌放大效应。品牌战略的实施对于企业和地方都是非一日之功,必须通过培育、扶持、营销、保护等一系列营运手段来提升和扩大价值。一是创新营销策略,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就业在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环节的比例一般是2:3:5,约有一半劳动力从事农产品销售。因此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营销,培育一批农产品经纪人,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交易形式,鼓励农产品进超市、搞配送等多种促销方式。二是加强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知名度。要学习借鉴工业品牌推介方式,策划品牌事件,酒香也要勤吆喝,用工业品牌模式来营运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强品牌保护,维护自身权益。品牌所有人要珍惜自身荣誉,要知道创品牌难、毁品牌易。工商部门对侵犯农产品尤其是证明商标侵权行为将重点查处,特别对于龙井茶等知名立世品牌要加强重点保护,规范标识的统一使用,有重点地开展农产品打假保品牌活动。
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工作是浙江省商标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商机关服务“三农”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工作亮点。各级工商机关将继续创新工商服务指导机制,积极鼓励争创驰著名商标,同时切实加大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从机制创新、政策保障和环境改善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为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吕律)(浙江工商供稿)
附件:农产品十大创牌先锋
一、2008年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十大创牌先锋
淳牌淡水鱼 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
寿康鸡 安吉县天壤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冠军香榧 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老板娘海鲜制品 浙江老板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岩鱼头蜜桔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岩鱼头桔场
振宁土鸡 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
明珠牌海产品 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
乌牛早茶叶 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老神鸡 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
达意观赏鱼 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2008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创牌先锋
玉麟西瓜 温岭市箬横西瓜专业合作社
忘不了蜜桔 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
文成粉丝 文成县浙南薯业产销专业合作社
显圣稻米 长兴县显圣稻米专业合作社
王店三园鸡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三园鸡专业合作社
陈邑鲈鱼 湖州菱湖陈邑加州鲈鱼专业合作社
黄沙腰烤薯 遂昌县黄沙腰烤薯专业合作社
崇闲水生作物 杭州余杭绿鑫水生作物专业合作社
婺州蜜梨 金华市婺州蜜梨专业合作社
碧湖绿源蔬菜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农副产品产销合作社
三、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证明商标十大创牌先锋
安吉白茶 安吉县农业局茶叶站
仙居杨梅 仙居县果品产销协会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证明商标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径山茶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业管理协会
楚门文旦 玉环县林业局
新昌小京生 新昌县小京生花生协会
常山胡柚 常山县农业局农机站
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市余姚瀑布仙茗协会
三门青蟹 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庆元香菇 庆元县食用菌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