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春节过去十多天了 水果咋还是“过年价”?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株洲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2票  浏览9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2月17日 12:38

  面对高价水果市民感觉钱袋子很紧  熊威/摄
  

  本报讯(记者何春林)从春节前起,水果售价就一直在高位徘徊。昨日,记者调查发现,春节过去十多天了,水果价并未像往年一样下跌。
  
  价太高批发商怕进货
  
  昨日下午,在金三角水果批发市场苹果和香梨批发价均为4元(文中均以每500克为计量单位),与春节持平,比年前贵了0.5元左右;砂糖桔的批发价为6元,而在往年,砂糖桔最高批发价才为5元;菠萝目前的批发价为3.5元,而去年同期为2.3元左右,涨幅高达52%;哈密瓜、橙子的批发价也均贵了0.5—1元左右。
  
  在天元超市芒果的零售价已高达14.8元,红富士苹果要7.4元,草莓更是卖到了19.8元。
  
  “进货价太高,干脆不进货了。”在水果市场,一些批发商发起了牢骚。他们说,像芒果、草莓这种水果,进价太高,如果卖不出去,烂了就会亏“血本”,所以进货非常谨慎。
  
  高价的水果,已让市民“望而生畏”。天元区的吴女士发现,过年前零售水果店的砂糖桔才卖5元,但现在卖8.5元。“随便一抓就要十几块钱,我都不敢买了。”吴女士说。
  
  去年部分品种水果减产
  
  据了解,水果价格偏高主要是天气原因。去年全国低温雨雪天气较多,造成部分品种水果减产,价格自然就涨了。
  
  湖南工业大学经济学专家易教授认为,除去减产和季节性因素外,水果贵只是物价高位运行的表现之一。柴油涨了、人工成本涨了,水果迈入“高价时代”水到渠成。
  
  “当然也不排除游资炒作的可能。”易教授说,部分水果遭遇游资炒作,已是业内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建议,应遵循市场规律,允许水果价格正常上扬,但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发布水果供应的各类信号,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资金炒作、价格上扬给消费者造成的消费压力。
  
  株洲物价仍呈上涨趋势
  
  株洲1月CPI同比涨了6.7%,专家称——
  
  本报讯(记者何春林通讯员谭耀文)国家统计局株洲调查队数据显示,我市1月份CPI同比(比去年1月)上涨了6.7%,环比(比上月)上涨了1.6%。
  
  数据显示,1月份,粮食和粮食制品价格继续上涨,如每千克挂面的均价,由去年12月的4.9元涨至5.6元,涨幅高达14.3%。
  
  往年,许多产品的价格会在过年前有所下降,但今年却是“涨字当头”。如,每千克菜籽油、茶油的均价,分别由去年12月的15.1元、42.3元涨到了16.3元、45.7元。
  
  蔬菜方面,茄子、韭菜和黄瓜涨幅均在30%以上。如茄子,每千克由去年12月份的4.8元涨到了6.6元,涨幅高达37.5%。
  
  株洲调查队专家分析,这是继2007年至2008年物价飞涨后的又一轮“涨价波”,且CPI涨幅都在6%以上。据介绍,当时是由于肉价持续上涨带动其他物资上涨,主要表现在食品方面,工业消费品波动并不大。而此次涨价基本“全面开花”,受监控的1164个产品中,只有45个产品价格出现下跌或持平现象,且主要表现在黄金、绿豆等价格基数过高的产品。
  
  这轮涨势到底会在何时刹车?专家分析,由于春节“翘尾”因素,虽然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但根据物价运行规律,接下来,我市物价仍将呈现上涨趋势。预计9月份,CPI指数才会下降。
  
  “但就算指数下降,物价也很难降了。”专家认为,届时物价水平会上了一个台阶,买同样的东西要花更多的钱。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