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当葡萄挂满枝头——记**员、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王录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4票  浏览39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7月29日 08:18
  本报记者 韩秀峰 通讯员 王安院
  
  
  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
  
  他,一个学农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工作23年的普通干部,一名平凡的**员。
  
  他,16年间改变了25万亩土地,使亩均收益从千元跃升到几万元,6万家庭20余万群众由此踏上富裕路,乡亲们封他为“活财神”。
  
  他,就是现任临渭区果菜局副局长兼临渭区葡萄研究所所长、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王录俊。
  
  让农民也能土里刨金
  
  王录俊1991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先在临渭区农牧局多经站工作,1998年转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也就是这个岗位成就了他日后的辉煌。
  
  1998年8月,在一次与天津科技人员的交流活动中,王录俊得知由美国引入我国华北等地的红提葡萄是国际市场最具有竞争力的鲜食品种的信息,他便四处寻找,终于在渭南市场上看到了,一问价,20元一斤!王录俊吓了一跳,旁边摆的本地葡萄只卖5毛钱,差了几十倍。惊诧之余的王录俊后来得知,红提葡萄不仅穗粗粒大糖量高,而且果肉硬度大,便于储运。他想,如果能引到本地,种植效益一定也不差。
  
  说干就干!他到西安找相关专家探讨,不料却是兜头一盆凉水:这品种不耐寒、易日灼,还有病虫害,不适宜在渭北地区栽培。
  
  然而,不是所有的激情都能被凉水泼灭的,何况是学有专长的不轻易服输的关中汉子!
  
  先试再说。1998年11月,王录俊筹借了5万元买回5000株美国红提葡萄苗子,说服了渭河北岸、距渭南市区30公里的下邽镇见庄村7户乡亲,在第二年3月,建起了20亩葡萄园。
  
  从此,王录俊骑自行车、坐公交,穿梭奔忙于渭河两岸。白天下地观察,晚上查阅国内外葡萄资料,潜心钻研,常常几天不回城,吃在地头,住在村里。
  
  寒来暑往,与葡萄两年的相守,两年的耕耘,王录俊终于等来了收获。2000年,见庄村7户果农种植的红提葡萄首次挂果,亩收益5000元,第二年亩达到1.5万元。
  
  2014年6月27日,烈日炎炎,记者一整天穿行在沃野般的渭北平原,淹没在万顷绿浪丛中,垂涎在那一串串青翠欲滴、挂满枝头的葡萄架下,千般激情壮怀而来……
  
  在见庄村,记者见到了当年毁麦种葡萄的4户村民:村支书王宁州、村葡萄协会会长袁县龙、市人大代表王淑霞、老村主任程金平。如今的他们,家家收入过百万,家家盖有二层楼,家家都有小汽车。
  
  在村委会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一块镇村合立的“功德碑”,辑录下了背面的文字:
  
  袁水龙同志,生于1952年农历六月二十,1975年入党,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红提葡萄协会会长。2005年农历七月三十,在为村民销售葡萄中,因日夜奔波,劳累过度,路上避车时不幸遇难,享年54岁。水龙同志任支部书记期间,为了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引进种植红提葡萄,连片建起20亩红提葡萄示范园……见庄村被省农业厅命名为一村一品示范村,被省人事厅授予引智示范基地,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如今富裕起来的见庄人,饮水思源,惦念致富带头人袁水龙,自觉捐资,勒石立碑,以昭示其功。
  
  垂立碑前,记者沉思良久。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并不是谁专用的话,幸福的生活也需要奋斗,农民也会有牺牲,农民的牺牲同样让人感怀。
  
  用科技激活脚下的土地
  
  世间事,从来就鲜有一帆风顺的,何况是一场攸关土地与农业的革命。
  
  虽然种植成功了,但专家当初的断言也在葡萄生长过程中未能幸免,葡萄被灼伤,枝秆被冻死的现象终究还是出现了。群众在观望,推广普及工作举步维艰。
  
  王录俊实地探究,钻研苦思,反复实践,冬天他把葡萄枝秆埋在土里,破解了惧寒冻死的难关,他又摸索创新出“Y”形架和“三带”整枝架型的栽培术,不仅能使葡萄成形快、结果早、品质好,还能达到丰产稳产,克服了葡萄被灼伤的难题。
  
  王录俊还通过实验进一步指导果农通过疏穂疏粒把产量控制在四五千斤,不仅提升了果质,也保护了树的体质。
  
  难题的接连攻克引来了群众的围观和跟风,葡萄种植面积从见庄村向周边迅速扩展,七八年间已达到五六万亩。为民寻求致富路子的各级公仆也因势利导,2009年,临渭区出台决定,建设渭北葡萄基地,已成为果菜局副局长的王录俊被派往下邽镇专抓葡萄基地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