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园区水果“走”得远
四川在线消息 “来,吃梨子,随便摘,只是要找颜色黄一点的摘,现在只有一小部分成熟了,还要过半个月才全面成熟……”7月23日,高县蕉村镇巩固村大沟水果园区,正忙着摘梨子的果农蒋中剑夫妇一边摘梨一边热情地招呼道。
一旁正在上车的村民曾朝昭抢过话茬儿说道:“我们要赶着把摘下来的梨子运往云南的盐津、大关等地去,他们那边等着呢。”
据了解,蒋中剑今年投产的五、六亩藤梨有5万余斤,纯收入达3万余元,再过两、三年,他家的几亩葡萄和芦柑投产后,年收入将超过5万元。在水果园区内,像蒋中剑这样的果农,还有曾朝昭、赵德宣、赵德奎等数十户农户。
近年来,由于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果农们普遍采用新技术,对品种进行了嫁接改造,通过大力推广茶果套作、水果套袋、叶面施肥、夏剪复壮、生物防治等技术,该镇巩固村大沟水果园区内的藤梨呈现出个大、光亮、鲜润、味美等特点,颇受消费者欢迎,主要销往云南、重庆、宜宾等地。
目前,该园区已成片栽植500多亩,其中投产水果200亩,主要以藤梨、芦柑、葡萄为主,今年预计水果产量将首次突破500吨,果农收入预计达到50万元以上。
一旁正在上车的村民曾朝昭抢过话茬儿说道:“我们要赶着把摘下来的梨子运往云南的盐津、大关等地去,他们那边等着呢。”
据了解,蒋中剑今年投产的五、六亩藤梨有5万余斤,纯收入达3万余元,再过两、三年,他家的几亩葡萄和芦柑投产后,年收入将超过5万元。在水果园区内,像蒋中剑这样的果农,还有曾朝昭、赵德宣、赵德奎等数十户农户。
近年来,由于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果农们普遍采用新技术,对品种进行了嫁接改造,通过大力推广茶果套作、水果套袋、叶面施肥、夏剪复壮、生物防治等技术,该镇巩固村大沟水果园区内的藤梨呈现出个大、光亮、鲜润、味美等特点,颇受消费者欢迎,主要销往云南、重庆、宜宾等地。
目前,该园区已成片栽植500多亩,其中投产水果200亩,主要以藤梨、芦柑、葡萄为主,今年预计水果产量将首次突破500吨,果农收入预计达到50万元以上。
赵仕龙 特约通讯员 惠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