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背着脐橙奔小康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凉山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0票  浏览7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8月22日 10:09
  盛夏,金沙江干热河谷热浪滚滚。在去雷波县五官乡青杠村的路上,高温让道路两旁的庄稼“无精打采”。
  
  一走进青杠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绿茵茵的脐橙树,村支书唐朝顺把这些功劳归结为村民们修建的蓄水池。五官乡副乡长杨治国正在村里协调国家巨型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库区还建公路占用的土地。据他介绍,按市场价转让,过去村里几千元一亩的土地现在10万元也拿不下来。
  
  过去无人问津的乱石滩是如何成为“金土地”。“全村446户村民,种脐橙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有7户,年收入达10万元的已占一半。五组村民贺全富一家一年的脐橙收入更是达到了40万元。”唐朝顺一句话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昔日乱石滩
  
  有女莫嫁青杠坪

  
  唐朝发,青杠村7组村民。20多年前,因为无钱修建新房屋,父亲给刚刚结婚的他,分了一间能容下一张床的小偏房算是成了新家。第一个小孩出生的那天,唐朝发是真正体会了“痛并快乐着”的滋味。这一天,他家一年的口粮刚好吃完。望着被窝里的母子两,眼泪在唐朝发的眼里打转转。
  
  为了刚出生的孩子,唐朝发寻思着一定要让母子两吃上一顿白米饭。可是,由于当时的青杠村不产米,他问遍了邻居最后也没能找到一碗米。无奈之下,唐朝发向父亲借了一碗包谷籽,玉米粥就成了孩子的第一顿餐。
  
  青杠村,过去处处都是乱石滩,全村找不到一块肥沃的土地。村里只有一口小水塘,400多户群众的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都靠它。在石头堆里种玉米,先要浇水挖坑再填土,“三天点一窝包谷“成了青杠村地理条件的真实写照。因此,甘蔗成了村里主要的农作物。吃不饱饭也就成了青杠村群众常有的事。
  
  1985年,政府投资32万元,加上群众自筹资金5万元修通了“青杠大堰”,引水灌溉,改土改良之后,群众才开始逐步解决了温饱,但是依然未能脱掉贫穷的帽子。不少群众吃粮还是靠国家返销,穿衣还靠国家救济。“有女莫嫁青杠坪,老少光棍一大堆”的说法在当地流传。
  
  开荒种脐橙
  
  村民找到致富

  
  1991年,在四川农业厅经作处、省农科院柑研所等省州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雷波县开始引种脐橙。由于种植范围仅限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雷波脐橙”立即成为市场上最抢手的农产品。而青杠村也幸运地处在了“雷波脐橙”最适合种植的范围内。
  
  可是,种植脐橙也需要土地,放眼青杠村却四处都是石头窝窝。眼看着邻村群众逐年扩大的脐橙林和渐渐鼓起来的钱袋子,青杠村的群众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用我们的双手向石头窝窝要土地。”在雷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勤劳的青杠村群众依靠县上农业综合开发、水保治理和项目扶贫等项目,在乱石滩里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改土改田和开荒工作。村民们首先要把杂乱的石堆一块块清理出来逐渐垒成梯田,再从几公里外的邻村运来土壤填充。为了防止水土的渗漏,有的群众在填土时下面铺上了一层塑料布,有的甚至在梯田底打上水泥地皮。同时,为了保证脐橙林的灌溉用水,在县上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群众开始用取之不尽的石头做材料建蓄水池。基本做到了果园建到哪里,水、电、路建设到哪里。
  
  从此,青杠村群众开始走上了发展脐橙产业的好路子。
  
  2001年,为了支持国家重点工程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雷波县舍弃了工程施工区1800多亩和水库淹没区10000多亩的脐橙林。雷波县委县政府着眼长远,开始为雷波脐橙寻找新家园,决定在青杠村开辟新的脐橙基地。青杠村群众在县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据青杠村党支部书记唐朝顺介绍,截至目前,青杠村群众已在石头堆里开出了近5000亩脐橙林,全部达到丰产期后产量将达300万斤。群众修建的灌溉用水管已达10000多米、水池一千多口。去年,青杠村遭遇干旱,群众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筹资500多万元,新建了蓄水池150余口。过去种植甘蔗,一亩地一年的最高产值也就2000元左右。改成脐橙地后,仅一株脐橙的产值就能超过2000多元,一亩地的产值能达到5万元。
  
  生活甜如蜜
  
  背着脐橙奔小康

  
  大规模种植脐橙不到10年,青杠村的村民们生活就像蜜一样甜。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楼房,仅轿车就有20多辆,很多村民都开起了货车、农用车、摩托车等。
  
  “我家有8亩多脐橙,去年仅3亩左右挂果,收入至少在10万元以上。”村民陈富玖说,今年挂果的亩数多,由于气候原因,产量肯定要下降,对于收入,陈富玖觉得很有信心。他开始盘算这8亩多的脐橙挂果后每年的收入应该都在20万元以上,可以全家出去旅行,换好点的轿车等小康生活了。
  
  2010年6月,雷波脐橙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去年11月,从青杠村选出的“雷波脐橙”继前一年在上海第二届四川省农特展上成功亮相后,又在北京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周上卖出了市斤15—20元、单个8—10元的“天价”。有了品牌后,青杠村的脐橙顺利打入了成都市区的大型商场。
  
  2010年,雷波县又编制了《雷波县特早熟优质鲜食脐橙产业发展(2011-2015)规划》,拟到2015年,全县脐橙总体规模达5万亩,产量达4万吨,实现产值4个亿。而青杠村是规划中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只要在海拔800米以下能种植脐橙的地方,村民们就凿开石头窝窝,填上土种一棵脐橙。
  
  在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青杠村正向中国优质脐橙第一村迈进。村民们都背着脐橙奔小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