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海明葡萄园负责人田海明:葡萄园里闯新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65票  浏览4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9月15日 08:38
  走进绿油油的葡萄大棚,串串珍珠翡翠似的挂果,处处可闻带着甜味的清香。看到这样的丰收美景,来自城区的刘女士一家感到既兴奋又好奇。“金黄色的是金手指,绿黄色的是阳光玫瑰,翠绿色的是醉金香。”海明葡萄园负责人田海明如数家珍般地向前来采摘市民介绍着一个个新品葡萄。在果农的指导下,刘女士一家人当场采摘购买,满载而归。
  
  随着葡萄一茬一茬地开始上市,来海明葡萄园采摘的市民也是“一茬接着一茬”,品种花样繁多、颗粒饱满多汁、口感香甜清脆,让过往的市民直竖大拇指称赞。
  
  近几年来,田海明引进阳光玫瑰、金手指、醉金香等优良品种;采用控产促质等科学管理方法,还在葡萄园里推广设施栽培、有机肥应用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靠着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在葡萄园里做起了“乘法”,“售价从几毛一斤变成十几元一斤,种植面积也成倍扩大。”田海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在2014年南通市优质果评比暨果树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他家的“金手指”以其独特的口感征服了现场的评委,获得二等奖。“最核心的是我严把葡萄质量关,甚至为此要减少一半产量。”田海明说,“醉金香”如果任由其生长,其亩产能达到4000多斤,但他把亩产控制在2000斤左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葡萄的糖度和口感,价格也能一直稳定在每斤15元以上。
  
  别看现在棚里的葡萄长势喜人,但是由于今年的阴雨天气多,导致“娇气”的葡萄特别容易生病。减产程度连分拣葡萄的工人都觉得可惜。但一旁的田海明并没有愁容满面,他告诉记者,他种了三十年的葡萄,从来没有亏过本。“如今,种葡萄的人是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尽管减产近一半,但总体算下来,葡萄园今年并不亏损,原因就在于我们不从众、不扎堆,通过技术引进‘推陈出新’。”说起种葡萄的技术和赚钱的窍门儿,田海明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种葡萄已有30年经验的田海明算是个老行家了,30年前,靠着家门口10棵巨峰葡萄苗起家,如今他的葡萄园内有数十个品种,面积也已经达到了300亩。七月夏黑、八月金手指、九月阳光玫瑰、十月魏可……田海明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正确的市场判断,依据葡萄生产特性,每月都会推出几种主打产品,这样一来,葡萄上市后就不会出现“空档期”,也避免了盲目跟风导致的供过于求。“像今年要是只种了夏黑就要‘倒市’了,而我们6月到11月,都有果子上市,可以拉开市场,园子压力也小。”说起自家的生意经,田海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你看,工人工资一样,土地费用一样,施肥成本一样,品种不对肯定亏。像我们种金手指卖15元一斤,别人种普通品种就只能卖到10元,像阳光玫瑰最大一串50元,一棵10串就是500多元。”
  
  说起销售渠道,也是田海明的得意之处,“我的葡萄不会卖给水果批发商,所以市场上没有我的葡萄。”田海明告诉记者,他的葡萄销售渠道大多是一些企业单位以及上门自买的客户,这样的订单式销售已经让他尝到不少甜头,人气也在口口相传中高涨。“每年葡萄季过了之后,我就要到全国各地的农科所和葡萄基地转转,取取经,跟研究所挂钩,给自家的葡萄园增添新动力。”□记者陈文瑶
  
  图为葡萄园内工人将葡萄装箱。
  
  记者感言:种了30多年葡萄的田海明,依旧在学习种植技术的道路上奔走。新技术、新品种带给他的是更多利润和丰厚回报,让他尝到不少甜头。因此,实现增收致富归根到底还是要不断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引进,将传统农业向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转变,做到“走出去,引进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