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大桃上山来
8月21日(记者 朱竞若、余荣华)“过去,荒山野岭鸟不栖,有女不嫁挂甲峪;现在,户户开旅馆,人人当老板。”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的变化,被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编成了顺口溜。站在翠绿山间整齐的村民别墅前,张朝起说,村里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平谷大桃上了山。
挂甲峪村从1997年起,花4年时间种了10万株桃树。“优质大桃栽上山”不但给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也改善了山村环境。“山山环绕致富路,坡坡栽满摇钱树”的挂甲峪村,去年人均收入达2.3万元。
这是平谷大桃结出的生态富民果之一。近日记者行走平谷,处处见桃。一片片桃林,一株株桃树,鲜红的桃,嫩黄的桃,“躲”在保护袋里防尘防虫害的桃……“现在,平谷三季有桃。”平谷区果品办副主任杜相堂说,每年3月底到10月底,平谷的22万亩大桃,产出约2.8亿公斤果,去年总收入近9.5亿元。今年,平谷大桃还正式成为了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平谷深度开发桃产业,区区一个桃,延伸出大产业。杜相堂介绍,平谷每年产出的桃中,除了直接销售鲜果,桃花、桃果、桃叶,甚至榨汁之后的桃渣都成了深加工的原料。当地还建成6座桃工艺品企业,开发了200多个品种的桃木礼品。平谷也因此以不足北京市一半的大桃面积,实现了80%的大桃总收入。
挂甲峪村从1997年起,花4年时间种了10万株桃树。“优质大桃栽上山”不但给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也改善了山村环境。“山山环绕致富路,坡坡栽满摇钱树”的挂甲峪村,去年人均收入达2.3万元。
这是平谷大桃结出的生态富民果之一。近日记者行走平谷,处处见桃。一片片桃林,一株株桃树,鲜红的桃,嫩黄的桃,“躲”在保护袋里防尘防虫害的桃……“现在,平谷三季有桃。”平谷区果品办副主任杜相堂说,每年3月底到10月底,平谷的22万亩大桃,产出约2.8亿公斤果,去年总收入近9.5亿元。今年,平谷大桃还正式成为了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平谷深度开发桃产业,区区一个桃,延伸出大产业。杜相堂介绍,平谷每年产出的桃中,除了直接销售鲜果,桃花、桃果、桃叶,甚至榨汁之后的桃渣都成了深加工的原料。当地还建成6座桃工艺品企业,开发了200多个品种的桃木礼品。平谷也因此以不足北京市一半的大桃面积,实现了80%的大桃总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