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荔枝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技改改出新天地:武乐荔枝协会荔枝品改见闻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贵港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7票  浏览8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4月14日 09:51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笔者驱车沿着武乐至东津公路走马观光,车窗外掠过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荔枝林。在武乐乡水石村,笔者被一阵阵刺耳的轰鸣声吸引住,放眼望去,只见一棵接着一棵碗口粗的荔枝树被栏腰锯断倒下,好端端的荔枝林一片狼藉。笔者禁不住停车走上小丘岭想看个究竟。在丘岭山坡上,水石村荔枝协会会长吴立章告诉笔者,该协会正在组织技术人员和伐木工人对己种植了几十年的荔枝树进行矮化,即把高大的荔枝木全部拦腰锯断,这是荔枝品种改良的第一步,以后还要施肥、育苗、嫁接……
  
  据了解,水石村共有荔枝5000多亩。荔枝收入是该村经济的一大支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村民单打独斗的荔枝经营方式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渐弱化,果农种果不增收的状况凸显无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港北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引导下,水石村于2004年8月成立荔枝协会,对荔枝的种植、嫁接、病虫害防治和销售进行统一管理,该村的荔枝种植管理逐步走上科学轨道。
  
  推广新品种。荔枝协会在港北区科协的帮助协调下,通过上网查询,实地调查,跟踪考察,不断引进荔枝新品种,先后引进种植鸡嘴荔、贵妃红等荔枝新品种,种植新品种荔枝已成为该村农民的追求。
  
  改良旧品种。水石村的荔枝由于品种老化、果小核大、肉薄味酸等原因,曾一度被市场遗忘,出现因卖果收入抵不上人工钱而无人愿摘果的状况。荔枝协会积极争取港北区科协的支持,多方筹集20多万元,在70亩品改成功的基础上对荔枝品种进行统一改良,统一购买贵妃红、桂味等优质荔枝枝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嫁接时间,统一护理流程,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摘时间,统一销售模式。改良前的荔枝果价格是每公斤2元左右,改良后的荔枝果达每公斤10元左右,是改良前的五倍。
  
  加强技术培训。几年来,该村荔枝协会每年都邀请市、区、乡三级农技人员到荔枝基地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授课等方式对果农进行培训,共举办培训班50多期,培训人次5000多人次。
  
  加强市场对接。新品种荔枝的最大特色在于一个“鲜”字,从全村荔枝开摘到推向市场也就一周左右时间,超过这个时段,荔枝的品质和价格就要大打折扣了。这一周时间里,要受到天气变化、人工数量、客商来源、交通运输、保鲜措施等很多因素影响。为了应对这诸多影响,荔枝协会除了采取不断改进保鲜技术、增加代收点等办法外,广泛联系八方客商,真情打动客商,要求他们务必按规定时间前来收购。同时瞄准市场,组织果农进行荔枝果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覃良彬)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