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假冒之痛 江西寻乌蜜橘品牌保护任重道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江西日报 作者:熊伟明 曹小武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2票  浏览113次 【共2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2月24日 11:10

  身份之战:升级一项产业
  
  不可否认,近年来,寻乌县在做大蜜橘产业、树立蜜橘品牌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为何“李鬼”仍能充斥市场呢?对此,当地有关人士认为与打假力度不够有着重要的关联。
  
  据悉,赣南到处都有果园,本地市场水果供应品种多样,消费者选择对象丰富;由于寻乌蜜橘与脐橙等本地水果上市时间太接近,且市场价也高,本地市场能接受的消费者不多。本地市场小,经销商并不看重,自然也不会花费过多力气在这里打假。其次,“寻乌蜜橘”的品牌保护还比较欠缺,尤其是没有制订国家标准,即使有公司注册过商标,但因为打假没有着力点,常导致知假而无法打假。
  
  记者了解到,为在全县上下确保做到不早采、不催熟、不染色,从源头上把果品质量关,寻乌县从今年起开展“提质量、树品牌、保安全”活动。由县质监局派员进驻全县近百家果品加工厂进行质量监管,对进厂加工、出厂销售的果品进行登记,统一使用注册商标。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果业农业、环保部门对催熟、提前采摘和染色行为进行查处。今年就对3家违规给果品染色的小企业进行了查处。
  
  “目前,寻乌蜜橘在品牌推广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着30年蜜橘种植经历、曾参与培育过两个蜜橘品种的果农林顺胜直言道,“现在一些果农急功近利,片面注重蜜橘外观,不注重品质,结果偏差的口感不仅混淆了消费者对寻乌蜜橘的印象,也造成寻乌蜜橘没有统一的口味和可辨认特征,这也让‘李鬼’有机可乘。”
  
  成本因素也是影响寻乌蜜橘品牌保护的一大重要原因。林顺胜告诉记者,他花了五六年时间,先后投入七八万元用于新品种培育,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一分钱的回报,挫伤了他以及果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优质果苗的推广。
  
  而据记者了解,寻乌蜜橘的种植成本也很高。目前,每斤蜜橘生产成本(肥料、农药、劳动力)平均在0.4元左右,若加上其他费用,成本更高。如果没有相应激励措施,势必影响广大果农的积极性。
  
  “对内要提高品质,对外要树立品牌,坚决打击假冒产品。只有这样,寻乌蜜橘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果农才能真正得到实惠。”林顺胜说这话时,语气坚定而有力。
  
  记者手记:品质和品牌,缺一不可
  
  几年前,曾有国内某蜜橘品牌在家门口惨败。事后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来户”之所以能够成功“阻击”本地蜜橘,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果本身的内在质量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一个外地品牌就这样迅速地占领了当地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品质和品牌就是果业发展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必须在提升果品质量和唱响品牌上同步发展。寻乌蜜橘如何面对今后的发展,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加强示范区生产监管,加大果业发展投入,让果业逐步扩大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有强烈的争创品牌、维护品牌、叫响品牌的意识,规范生产秩序和销售渠道,严厉打击假冒产品,让这一来之不易的品牌“红旗”高高飘扬。只有这样,寻乌蜜橘才能成功走出一条产业升级的新路子,才能让这有口碑有市场潜力的好品牌唱响未来。这从实践中悟出的道理,对江西的其他果业发展也应有所启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