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地理标志拉动滨州市果品强势走向国内外市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滨州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2票  浏览8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8月18日 07:34
  为促进特色农产业化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品牌、质量、效益的大幅度跨越,滨州市坚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倾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滨州市把良种化培育、标准化生产、组织化运作、品牌化发展作为特色林果业良性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滨州市林果业良种率达到98%以上,国家级、省级、市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分别达到1个、6个、32个。林果业合作社279个,三品认证面积26万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面积93万亩,中国驰名商标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9个。
  
  近年来,沾化冬枣、无棣金丝小枣、阳信鸭梨、邹平水杏、惠民蜜桃等驰名中外靠的就是品牌。滨州市林果业具备年产110万吨优质果品的生产能力,但销售价格至关重要。关键就是做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商标是产品生产主体的质量、技术、管理、文化等无形资产的载体,获得驰名、著名商标对企业或合作组织、公司等生产主体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着“搞活企业、培育品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商标兴农战略”,逐渐提升涉农经营者的商标意识,通过产品包装和品牌宣传,使滨州果品地理商标品牌知名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消费者所熟知和了解。
  
  为加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力度,滨州市积极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建立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机制,将经济林品种纳入启动范围。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定工作,力争使果品“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的比率不断增高。积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通过举办各种节会活动,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地方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及提高广大林农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以来,滨州市“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应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千亩冬枣示范园1处并实施了智能化滴灌和ETS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加大监测力度和频次,进一步规范肥料、农药、生长剂等投入品的使用,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不法行为,引导生产经营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真正从源头上保证果品质量安全。制定完善各项果品生产技术标准,细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逐步提高标准的层次和档次,引导建立果品标准化示范园区,逐步做到市有示范标准基地,县有示范镇街,镇街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使滨州市果品标准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到。
  
  为加强滨州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工作,加快推进品牌兴农进程,建设以绿色果品为主的一系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以恒庆堂、金地、鑫悦、美孚德食品、浩华果汁、良友食品、舜园、万德、赛尔为龙头的深加工企业发展,通过企业的辐射效应,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了市场优势,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同时也带动了加工、包装、储运、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无公害绿色果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后,果农严格按照商标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促进果品走上了“果农+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带动了果品深加工企业签订出口订单。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