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广东贡柑:省内专家坚持认定是急性炭疽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21票  浏览2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6月01日 12:49

  ■《贡柑急性炭疽病或误诊应为褐斑病?》追踪报道

  □南方农村报 记者刘虹媛
  
  实习生李波  
  
  近日,有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经过在德庆等地实地观察后,提出了“病症与褐斑病(暂定名)更相似”的观点(详见南方农村报5月19日7版),这引起了广东内柑桔产区以及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一些产区政府部门以及多位曾参与过病原鉴定的省内科学家随后回应:近期在德庆贡柑上出现的病症确为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并不存在误诊。
  
  “今年清明节左右贡柑开始发病,扩散很急。”德庆县农业局副局长姚燕球介绍,由于清明前后的多雨天气,今年贡柑显现出“嫩叶、嫩梢出现褐黑色斑点,而后嫩叶发黄脱落,嫩梢变为黑色光杆,老叶感病后不变黄直接脱落,严重感病病株则表现为满地落叶、落花或落果”症状,“这些都是急性炭疽病的典型症状”。
  
  据介绍,2006-2008年德庆曾暴发过一种感染迅速、为害严重的贡柑病害,随后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植保总站及德庆县农业局等多个部门共10余名专家对此病害做了田间观察、采样、鉴定等工作,且浙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李红叶也于2008年8月寄回一份对此病害出具的最终鉴定报告。报告载明“分离的病菌经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确定为胶孢炭疽菌(急性炭疽病病原菌)……病菌在500ppm多菌灵培养基上能够正常生长和产孢……对咪鲜胺高度敏感。”同年在《广东农业科学》第2期上也刊登过一篇有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广东省植保总站与德庆农业局共同撰写的一篇确诊贡柑炭疽病的论文。
  
  时隔近4年,当年鉴定的病害是否出现了变异?当初曾参与诊断的广东省农科院院果树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副所长唐小浪表示,尽管是几年前做的病原鉴定,但自2008年以来都有对其做跟踪调查,经过几年监测,该病致病病原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参与过2008年鉴定,且专门从事植物病理研究的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彭埃天对此也表示认同。
  
  对此,一位前段时间到德庆考察,并作出“疑是褐斑病”判断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对之前拿到的贡柑染病采集样本现已做了初步的病原鉴定,还要进行病菌回土接种试验才能最终确定致病菌,“分离到了多种病原菌,其中也包括炭疽病菌,现在说结果尚为时过早”。对此,唐小浪也认同“没有经过科学缜密的病原菌鉴定不宜草率确定是何病害”。
  
  “我们会综合专家的意见,制定防治方法。”拿着德庆县农业局印发的《柑桔管理技术小册子》中,姚燕球指着其中对贡柑炭疽病防治方法“喷施25%咪鲜胺乳油1000倍+80%代森锰锌500倍或塞纳松(按说明书使用)”一处说,“这些方法防治贡柑炭疽病效果很好,特别是喷施赛纳松。”
  
  记者走访德庆新圩、官圩等贡柑主产地,多数种植户与农资零售店老板均表示会单用咪鲜胺或与代森锰锌配合的方式进行防治。新圩镇种植户袁伟志回忆,1个多月前,果园中初见病害后立即使用了这一配方,并随即喷施赛钠松,防控效果非常好。郁南历洞供销营业部范老板也告诉记者,一般会向农户推荐咪鲜胺来防治炭疽病。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