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石家庄首批“家庭农场”迎丰收季 已注册7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燕赵都市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2票  浏览38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0月09日 12:40

  ▲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爱民家庭农场主王永超和妻子赵亚在果园里高兴地忙着采摘装箱。
  
  ▲奇诺家庭农场主岳瑞奇喜收第一仓玉米。通过土地流转,他的农场今秋小麦播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一想到收获的粮食堆成小山,恒臻家庭农场主邢建恒心里就特别激动。

  这个秋天,我市首批农场主迎来了他们的丰收季。本报记者驱车行走在广阔的田野里,看到了农场主手捧劳动果实的灿烂笑容,也看到了“家庭农场”里一幅幅丰收的景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新概念。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市共有7家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它们的经营发展给我市今后的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爱民家庭农场——
  
  瓜果飘香喜迎丰收

  
  又是一年丰收时。在深泽县“爱民家庭农场”的果园里,一个个又红又圆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农场主王永超和妻子赵亚正忙着采摘装箱。
  
  “这个品种叫‘中秋王’,成熟期正好在中秋节和国庆,而这段时间市场上缺少其他优质品种的苹果,所以市场价格高,深受我们果农的喜爱。”王永超托着一个刚摘下来的苹果向记者介绍。王永超手里的苹果色泽鲜艳,足有一斤多重。可是不能只听好不尝鲜,记者接过王永超手里的苹果一口咬下,口感甜脆爽口,让人回味。
  
  王永超是深泽县目前唯一注册的家庭农场主,他从事苗木种植和新奇果品推广已经有6年时间。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个果树种植嫁接专家,王永超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
  
  “看到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我觉得发展的好机遇来了,于是申请成立了‘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成立后,王永超想了很多,他认为绿色食品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前段时间他在全国转了大半圈,考察了很多新奇特的品种。
  
  “中秋王”是王永超百余亩果园里的一个品种,“我种的苹果和桃子品种都是精挑细选的,‘中秋王’、‘润太1号’、‘红色之爱’、‘突围桃’……个个都在全国有名。”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其中“润太1号”这个品种,全国一半以上的果树种植户都是从他这儿引进的,“我这里价格优惠,而且品种纯正。”
  
  “新奇特”的果品一般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很高,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就要靠这些“新奇特”品种的开发。王永超除了自己引进种植这些新品种外,还积极向周边的果树种植户进行推广,热心帮助他们进行嫁接。种植户非常信任他,纷纷把果园流转到他的“家庭农场”,这让“爱民家庭农场”的规模越扩越大,种植范围不但遍布深泽县各个乡镇,连周边的安平等地都有他的果园。
  
  记者采访期间,王永超的电话不断,大多是向他咨询果树品种的,还有一批衡水饶阳的客户专程来到王永超的果园里实地考察“中秋王”这个品种。
  
  “这是我注册‘家庭农场’后迎来的首个收获的季节,现在看来应该是个丰收季。对于我来说,不能说自己赚了钱就满足,我希望好的品种能够更广泛地推广,让农民兄弟都有钱赚,城里的老百姓也能吃到更多的新鲜水果。”王永超开心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永超的“家庭农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国家级桃研究员朱光瑞也关注了他们农场的发展,在他的支持下,农场引入了出口俄罗斯的桃品种——“突围3号”,预计2—6年内以“爱民家庭农场”为主的深泽县桃出口基地就可以建立起来。
  
  王永超说,他对“家庭农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因为多年的果品种植推广经验,已经让他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农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也将会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除此之外,政府对于农场发展的政策支持也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奇诺家庭农场——
  
  现代化农场迎来“春天”

  
  金秋的阳光下,田野里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玉米地里,一颗颗黄灿灿、饱满的玉米粒儿向人展示着秋天特有的姿色。这几天,正是最忙碌的玉米收获季节。
  
  这片玉米地的主人是赵县商家庄村的村民岳瑞奇,他承包及通过流转来的200多亩玉米已经成熟,大型收获机械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农活年年干,但是手捧“奇诺家庭农场”执照的岳瑞奇如今的身份却有些不同——他是今年我市首批注册的“家庭农场”主之一。
  
  岳瑞奇是商家庄村的“能人”,跑了多年运输的他,口袋里也攒下了一些钱。“可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我一样外出务工,家里种地的都是些‘胡子军’,我决定回家种田。”虽然村里人都笑话他“丢了西瓜捡芝麻”,妻子也说他“自己家的地还不种,咋还租别人的地”。但岳瑞奇“一意孤行”,今年麦收前他就一下子与周边村民签订了200多亩的承包合同,并在6月22日成功申请了“家庭农场”的执照。
  
  “你看,这边的地,还有那边的地,我都租下来了。收了秋以后,我的规模就扩大到将近500亩了!”岳瑞奇兴奋地指着远处的田野说。
  
  “现在种地靠的就是高科技,干好‘家庭农场’,绝不能只凭力气。”岳瑞奇说,“家庭农场”使土地集中,这样联合收获机、水肥一体化机器等现代化农具才能派上用途。
  
  “这不,今年我一口气把农用机械都上全了。虽然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银行贷了款,但这台机子收割、剥皮、秸秆粉碎是一体的,能干得很,一天就能收百八十亩地!”顺着岳瑞奇手指的方向,一台大型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一行行玉米伴随着轰鸣声走过的收获机收割完成。“今年的雨水好,玉米一水也没浇,但是长势却好得很!”看着从收获机里倒出的一车车金黄色的玉米,笑容洋溢在岳瑞奇的脸上。
  
  岳瑞奇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种地并不是好把式,但是县里的农技和农机部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让他种这么多地并没有觉得忙不过来。同时,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他地里的玉米长势也格外好。
  
  岳瑞奇悄悄地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管理得好,得到了县里农业部门的认可,今年准备将他的500亩地作为县里的原种场,种植新品种小麦并进行推广。
  
  恒臻家庭农场——
  
  放开手脚打造品牌农场

  
  在赵县新寨店镇马谷庄村的公路旁,一片围建起来的建筑很是显眼。一打问,才知道这就是我们采访的目的地“恒臻家庭农场”。
  
  邢建恒是“恒臻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他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他就按捺不住了,“我要按照自己的规划和理念经营,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打造个人的农业品牌。”
  
  大展拳脚必须具备“合法身份”。邢建恒忐忑地来到工商部门咨询,不料得到了大力支持。仅仅几天,他就领到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注明为“小麦、玉米、蔬菜、养殖、销售”。“现在,我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邢建恒兴奋地说。
  
  在农场里,邢建恒手指着眼前筑起围墙的土地说:“这是我从村民手上流转过来的200亩地,以前一直是种植玉米和小麦。我觉得,现在正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时期,现代农业势必要走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路子,这肯定是要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使土地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种植、经营。而‘家庭农场’都是机械化、科学化种植,这肯定会带动农村的发展。”
  
  “今年6月份小麦成熟的时候,简直把我高兴坏了!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头一次见到堆积如山的麦粒。那时候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邢建恒说,看见丰收的景象让他们这些从土里刨了大半辈子食的农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农场里的玉米已经成熟,邢建恒站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掰着玉米叶看得仔细:“种了多年的田,对这地有感情。”他说,他家里原来只有几亩地,年景好的时候一年也才收入几千元。要致富,“小打小闹”肯定不行,去年底,他向马谷村承包了200亩耕地,尝试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今年,邢建恒聘请了专家来农场做规划,要把这里建成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并且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和商标。“我规划着,以后我的‘家庭农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种粮、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邢建恒说,他的目标是将这个农场打造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典型代表,还要发展循环农业。“除种植粮食、蔬菜外,我还要发展养殖业,种的粮食加工成农副产品,秸秆类的作为畜禽饲料,而畜禽粪便和食用菌下脚料经过处理,又能作为有机肥还田,这样就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家庭农场主”普遍具有经营头脑,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和从事种养业的技术、经验,他们专心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相比兼业户的粗放经营,“家庭农场”在土地、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使用上,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更高,在采取先进技术、使用优质种质资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张晓峰/图 记者岳金宏/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