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种大樱桃,50天净赚10万元
探路新型樱桃
机缘巧合
偶遇省里考察专家,结识富硒樱桃
和村支书姜茂一同步行了四里山路之后,记者来到了姜忠贤的樱桃园,他正在采摘今年的最后一批樱桃。“再过两天就没了,想要吃新鲜樱桃只能等明年了。”一阵忙碌之后,姜忠贤和记者聊了起来,原来他和富硒樱桃结缘纯粹是一次巧合。姜忠贤今年50岁了,1996年开始种植水果,和别的果农一样,靠种植苹果和樱桃为生,但是2011年的一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
“那一天我遇到了李建林教授,就和他聊了几句。”姜忠贤说,李建林教授是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富硒农产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那天刚好赶上李建林在他们村子里做实地考察,在和专家的交流中,姜忠贤知道了富硒樱桃这种东西。
“李建林教授当时就说我们村有这样好的自然条件,种植普通的水果太浪费了,应该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这样不但可以种植出更好的水果,也可以为我们增加不少收入。”姜忠贤说,自己种了十几年水果,从来没想过要搞出什么名堂,但是听了李建林的讲解之后,他便有了培育新型樱桃的想法,并且和对方建立了联系。“我当时听李建林教授讲这方面的技术,有一多半都是不太懂的,就是觉得很有道理。”姜忠贤笑着说。
利润喜人
短短50天,10亩樱桃园净赚10万块
在认识了李建林教授之后,“高科技”的概念就在姜忠贤的脑中挥之不去。经过多次交流,姜忠贤决定在2012年尝试运用新技术培育富硒樱桃,没想到这一尝试让他尝到了甜头。“2012年我种植了不到两亩的新型樱桃,售价是我没想过的。”姜忠贤说,运用新技术种植出的樱桃产量高,售价也高,利润整整比普通樱桃高了一倍,“2012年,我的樱桃大部分都进了青岛的富硒农产品专卖店,售价在40元/斤。”
尝到甜头之后,姜忠贤便开始加大投入,2013年,姜忠贤把10亩樱桃园全部改种了富硒樱桃,没想到这么一整让整个村子都火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一次接待这些游客时,我都感到不适应。”姜忠贤说,他的十亩樱桃不是到了青岛的专卖店,就是被前来采摘的游客带走了,自己基本没有做过销售工作。
“樱桃的生长期很短,从开花到收获,也就50天的时间,而富硒樱桃每亩的收入在15000元左右,去除4000元~5000元的成本,在这50天里,每亩地就能赚10000元。”姜忠贤说,种植新型樱桃让他在短短的50天时间内赚了10万元。
甜中有苦
凌晨三点起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要是这么好赚人人都来种樱桃了。”姜忠贤笑着说,种樱桃原本就辛苦,种植这种富硒樱桃付出的劳动要更多,而且即便能吃苦也不行,因为这种樱桃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很高,在一般的地方种出来并不好吃。
姜忠贤告诉记者,想要培育出新型的富硒樱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习知识自不必说,实践更为重要。“想让樱桃里的硒含量合格,主要在于施肥的把控。”姜忠贤说,樱桃里的硒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反而会对人体有害,而少了则体现不出樱桃的优势,所以他做了极为辛苦的尝试。“这50天以来,我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三点多就起床,中午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姜忠贤说,如果对施肥的把控出了问题,自己的樱桃很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在我培育富硒樱桃的过程中,李建林教授给了我很多技术上的支持,我非常感谢他。”姜忠贤说,李建林教授觉得他们村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富硒樱桃的生长,所以才对他特别关照,而自己培育出的樱桃也没有让李建林教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