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武汉城郊家庭农场近2000家有四种模式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8票  浏览4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5月19日 14:46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叶香玲)武汉市2009年起试点家庭农场,与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等地成为全国家庭农场发展先行者。目前,该市有家庭农场1962家,167家市级家庭农场,农场平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逐步形成了现代都市郊区家庭农场的典型模式。
  
  据武汉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土地科科长王文才介绍,到今年底,武汉市家庭农场将达2802家,市级家庭农场230余家。据了解,武汉市农业比重仅为GDP的2.94%,耕地面积为20.652万公顷,农业人口比重为33.1%,农业主要分布在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六个新城区。
  
  武汉市家庭农场发与土地流转密不可分。2007年,武汉市开始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工作。2009,武汉市便设立了全国第二家、中部首家农场综合产权交易所。2012年,武汉市被农业部确立为农场土地流转规范化试点,当年的产权交易为384宗,交易金额20.06亿,涉及土地面积15.58万亩,累计交易约65万亩。
  
  有了土地流转的良好铺垫,2009年,武汉市便开始探索家庭农场的发展,确立了五个市级家庭农场,包括种植、水产、种养结合等形式。王文才介绍,经过两年探索试验,2011年5月12日,武汉市出台了《2011年家庭农场申请财政补贴项目指南》(下称《指南》),将家庭农场分为种植业、水产业、种养综合性及循环家庭型家庭农场。当年,在培育的99家市级家庭农场中,种植业、水产业、种养综合性以及循环家庭型家庭农场分别为41、23、13、22家。
  
  据介绍,武汉市家庭农场扶持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对审核通过的申报材料首先立项,年底在各区全面检查验收基础上按《指南》标准逐一对家庭农场项目进行实地抽查,对达标者授予“示范性家庭农场”牌照,并下拨补贴资金。随后,为规范家庭农场管理,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市级家庭农场申报认定和检测管理办法》,每年对家庭农场定期检测考核,优保劣汰,保证家庭农场的质量。
  
  在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阳看来,武汉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现代都市郊区农场的发展共性:农业、旅游、餐饮相结合,位于大城市周边,距离消费市场近,发展潜力大。他认为,不少家庭农场将乡村旅游和农业结合起来,经济效益好,劳动力素质较高,武汉家庭农场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对此,王文才也赞同,不过,他认为武汉家庭农场整体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农民自主,政府引导”是发展原则,必须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家庭农场发展。当家庭农场运营成熟后,武汉市将探索“合作农场”、“公司+家庭农场+基地”等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