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琯溪蜜柚:让平和人生活更甜美
眼下,福建省平和琯溪蜜柚畅销国内外市场,全县琯溪蜜柚保持了全国县级柚类面积、产量、产值、市场份额、出口量、品牌六个第一。2012年,全县蜜柚种植65万亩,预计产量90万吨。平和蜜柚产业成为“民富”的强势抓手,也是平和建设“特色农业强县”的重要支撑,让平和人生活更甜美。
创业先创品牌
平和种植琯溪蜜柚的历史已近500年,自乾隆时期就被列为贡品水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平和县做出大力发展琯溪蜜柚的科学决策后,干部带头上山种果,带头闯市场跑营销,蜜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持续提升。政府再次发力,先后建立了平和县琯溪蜜柚协会、蜜柚出口同业公会、蜜柚深加工办、蜜柚产业发展局,推进蜜柚产业发展,创建和培育了一批如锦溪集团、南海集团、国农套袋等带动产业发展的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保障了蜜柚产业的持续深化发展。早在1992年,平和琯溪蜜柚就注册了“琯溪”商标,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经过努力,平和琯溪蜜柚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华名果、100个消费者最喜爱的“2011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在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国际注册,被推荐为与欧盟交换保护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之一,2003年琯溪蜜柚首次登陆欧盟,成为全国柑橘类水果走进欧盟高端市场的第一种。平和县成为全国地标第一县,享有“世界柚乡”、“中国柚都”的美誉,平和琯溪蜜柚畅销水果批发市场、家乐福、沃尔玛等全国各大型超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断提升品牌
该县加强科技投入,针对蜜柚木质化、裂瓣、采后酸化等问题,全面进行科技攻关,攻克后向全县推广,使木质化、裂瓣率由原来的35%降至5%以下。《琯溪蜜柚》的国家标准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创建标准园,标准化栽培提升品质;全面普及水果套袋、测土配方、低残农药和生物防虫等先进技术,使优质果率大幅提高。创建现代设施果园,发展林下经济。经常性开展面向包括计生二女户、贫困母亲等女性群体在内的果农培训。建立了76个、总面积16万亩琯溪蜜柚出口基地,通过无公害柚果认证、绿色柚果认证和GAP认证等果园创建达70多家,以主体经营蜜柚专业合作社上百家,纳入出口蜜柚基地管理的蜜柚专业合作社55家。不断推出新的市场“兴奋点”,相继优选培育出“红肉蜜柚”、“红中红蜜柚(三红蜜柚)”、“红绵万寿柚”和“黄肉蜜柚”等。为了推广品牌,平和县推出上万篇文章,立体化、多层面持续宣传平和琯溪蜜柚。在1998年首创全国第一家在央视黄金时段为水果类做广告的先河;首创连续举办八届平和琯溪蜜柚节;首创连续六年开展平和琯溪蜜柚神州行;连续两年邀请健康专家洪昭光等谈蜜柚、赞蜜柚。2012年举办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平和》,引进举办汽车山地越野赛,从而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同时居安思危,出台琯溪蜜柚质量可追溯系统等一系列符合市场实际的保护平和琯溪蜜柚品牌的举措,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蜜柚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多家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项目结成“亲家”,开展技术合作,将科技融入到蜜柚深加工产业,解决了去苦去涩等技术难题,研发出果皮蜜饯、蜜柚月饼、果汁、果冻、果酒、蜜柚香精、香油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正投入批量生产。适应市场发展,把平和文化和蜜柚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开发出文化柚系列产品,把琯溪蜜柚和白芽奇兰茶以及平和文化品牌林语堂、克拉克瓷等打包推介。连续多年组织三月平和赏柚花、十月平和蜜柚采摘游等旅游观光活动,规划设计多条线路和观光点。2012年更是推出海峡两岸万人平和采摘蜜柚自驾游,场面火爆,仅国庆黄金周就有近100批次;利用锦溪集团蜜柚园道路引办第三届福建省汽车山地越野赛,提升蜜柚园观光旅游的层次,融合推介平和旅游资源,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发展后劲。
品牌惠及百姓
平和琯溪蜜柚的品牌打响了、打开了,受益最大的就是普通的百姓、勤劳的果农。“我们村420多户,每户都种柚子,共有6000多亩。这几年柚子的销路很好,每亩收入6000元左右,每户收入平均在8万多元。”平和县小溪镇联光村果农李和明说。在平和县,类似靠蜜柚年收入数万元的家庭非常普遍,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琯溪蜜柚的持续兴旺,还带动了加工、贮运、营销等行业。目前,产地市场颇具规模,加工场营销企业达400多家,保鲜小仓库800多个、收购网点1250个、营运汽车2万多辆,营销专业户数万个。除种植外,全县有10多万人从事与蜜柚相关的产业,蜜柚销售季节,蜜柚采摘工都成为一个致富新行当,每天收入500元左右。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50%以上来自蜜柚,不少家庭在县城、漳州、厦门买了房产,甚至出现漳州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平和柚农专门推出营销优惠方案,漳州部分楼盘平和柚农购买量占据“半壁江山”。因为蜜柚致富购买小轿车的更是不少,每到蜜柚收获季节,平和汽车销售量就持续攀升。蜜柚,开创了平和人甜美的生活。
如今,平和县琯溪蜜柚产业发展正向标准化、设施化、质量安全溯源化、产品品牌和品种多样化优选方向创建,成为平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希望树、致富果。(黄荣才 黄水成 罗奇伟 庄文勇)
创业先创品牌
平和种植琯溪蜜柚的历史已近500年,自乾隆时期就被列为贡品水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平和县做出大力发展琯溪蜜柚的科学决策后,干部带头上山种果,带头闯市场跑营销,蜜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持续提升。政府再次发力,先后建立了平和县琯溪蜜柚协会、蜜柚出口同业公会、蜜柚深加工办、蜜柚产业发展局,推进蜜柚产业发展,创建和培育了一批如锦溪集团、南海集团、国农套袋等带动产业发展的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保障了蜜柚产业的持续深化发展。早在1992年,平和琯溪蜜柚就注册了“琯溪”商标,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经过努力,平和琯溪蜜柚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华名果、100个消费者最喜爱的“2011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在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国际注册,被推荐为与欧盟交换保护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之一,2003年琯溪蜜柚首次登陆欧盟,成为全国柑橘类水果走进欧盟高端市场的第一种。平和县成为全国地标第一县,享有“世界柚乡”、“中国柚都”的美誉,平和琯溪蜜柚畅销水果批发市场、家乐福、沃尔玛等全国各大型超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断提升品牌
该县加强科技投入,针对蜜柚木质化、裂瓣、采后酸化等问题,全面进行科技攻关,攻克后向全县推广,使木质化、裂瓣率由原来的35%降至5%以下。《琯溪蜜柚》的国家标准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创建标准园,标准化栽培提升品质;全面普及水果套袋、测土配方、低残农药和生物防虫等先进技术,使优质果率大幅提高。创建现代设施果园,发展林下经济。经常性开展面向包括计生二女户、贫困母亲等女性群体在内的果农培训。建立了76个、总面积16万亩琯溪蜜柚出口基地,通过无公害柚果认证、绿色柚果认证和GAP认证等果园创建达70多家,以主体经营蜜柚专业合作社上百家,纳入出口蜜柚基地管理的蜜柚专业合作社55家。不断推出新的市场“兴奋点”,相继优选培育出“红肉蜜柚”、“红中红蜜柚(三红蜜柚)”、“红绵万寿柚”和“黄肉蜜柚”等。为了推广品牌,平和县推出上万篇文章,立体化、多层面持续宣传平和琯溪蜜柚。在1998年首创全国第一家在央视黄金时段为水果类做广告的先河;首创连续举办八届平和琯溪蜜柚节;首创连续六年开展平和琯溪蜜柚神州行;连续两年邀请健康专家洪昭光等谈蜜柚、赞蜜柚。2012年举办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平和》,引进举办汽车山地越野赛,从而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同时居安思危,出台琯溪蜜柚质量可追溯系统等一系列符合市场实际的保护平和琯溪蜜柚品牌的举措,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蜜柚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多家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项目结成“亲家”,开展技术合作,将科技融入到蜜柚深加工产业,解决了去苦去涩等技术难题,研发出果皮蜜饯、蜜柚月饼、果汁、果冻、果酒、蜜柚香精、香油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正投入批量生产。适应市场发展,把平和文化和蜜柚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开发出文化柚系列产品,把琯溪蜜柚和白芽奇兰茶以及平和文化品牌林语堂、克拉克瓷等打包推介。连续多年组织三月平和赏柚花、十月平和蜜柚采摘游等旅游观光活动,规划设计多条线路和观光点。2012年更是推出海峡两岸万人平和采摘蜜柚自驾游,场面火爆,仅国庆黄金周就有近100批次;利用锦溪集团蜜柚园道路引办第三届福建省汽车山地越野赛,提升蜜柚园观光旅游的层次,融合推介平和旅游资源,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发展后劲。
品牌惠及百姓
平和琯溪蜜柚的品牌打响了、打开了,受益最大的就是普通的百姓、勤劳的果农。“我们村420多户,每户都种柚子,共有6000多亩。这几年柚子的销路很好,每亩收入6000元左右,每户收入平均在8万多元。”平和县小溪镇联光村果农李和明说。在平和县,类似靠蜜柚年收入数万元的家庭非常普遍,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琯溪蜜柚的持续兴旺,还带动了加工、贮运、营销等行业。目前,产地市场颇具规模,加工场营销企业达400多家,保鲜小仓库800多个、收购网点1250个、营运汽车2万多辆,营销专业户数万个。除种植外,全县有10多万人从事与蜜柚相关的产业,蜜柚销售季节,蜜柚采摘工都成为一个致富新行当,每天收入500元左右。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50%以上来自蜜柚,不少家庭在县城、漳州、厦门买了房产,甚至出现漳州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平和柚农专门推出营销优惠方案,漳州部分楼盘平和柚农购买量占据“半壁江山”。因为蜜柚致富购买小轿车的更是不少,每到蜜柚收获季节,平和汽车销售量就持续攀升。蜜柚,开创了平和人甜美的生活。
如今,平和县琯溪蜜柚产业发展正向标准化、设施化、质量安全溯源化、产品品牌和品种多样化优选方向创建,成为平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希望树、致富果。(黄荣才 黄水成 罗奇伟 庄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