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金陵冷冻:看准“危”中“机” 增加市场占有率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慧聪暖通制冷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4票  浏览17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3月16日 14:14

  慧聪网:据我们了解新的环保制冷剂例如R410A,比R22要贵5倍左右,价格问题会不会成为新型制冷剂广泛推广的一大阻碍呢?
  
  周先生:事实上环保制冷剂在成本价格上仅比R22高1/3,但为什么可以达到5倍这个数字?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技术专利,目前,对于R410A仅杜邦、霍尼韦尔、大金等少数大型国外企业有专利权。虽然这项技术我们早已经掌握,只是国外的企业率先开发出来,并取得专利认可,其他的企业要使用就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国内目前有研制新型环保制冷剂的技术,但是很多都没有专利,因此会受一些制约,一牵扯到购买专利技术的产品价格自然会提高。环保制冷剂的专利在外资企业,那么如果要想在国内普及起来价格将是一道屏障
  
  虽然环保制冷剂的价格较高,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城市、地区、甚至领域大量使用新型制冷剂。例如扬州,为了保证城市是真正的环保示范城市,当地政府要求当地企业必须要使用环保制冷剂,因此,虽然价格高但是环保制冷剂销售量也不可小觑。中国不可能迅速大范围的使用环保型制冷剂,但是环保制冷剂的使用也是发展的一个趋势。
  
  慧聪网:目前正处于一年一度的3.15打假活动大力宣传时期,造假行为有可能遍及各行各业,不知道冷冻冷藏市场这种显现是否明显?您认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周先生:当然,冷冻冷藏领域也是有假冒、仿造的现象,而且很多。例如我们的“金典”制冷剂是在整个华南声誉很好的制冷剂产品,很多企业就仿造我们“金典”的商标。我们曾经通过各种方式严厉谴责过这种行为,但是一直都屡打不尽。另外在代理产品方面也同样遇到以次充好的问题,我们是“美国谷轮”在中国的代理商,一些中小型企业曾收购市场上二手的“谷轮”压缩机产品进行翻新,然后出售;还有一种行为比较普遍,就是以底能效、底功率的产品充当高能效高功率的产品,结果与客户的要求和所服务的机器不匹配,导致机器运转不正常,损人利己。
  
  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3.15进行打假,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其局限性,而且单凭一两家企业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要想大力进行整治还需要政府积极参与,希望当地的工商部门、打假专业部门能够加强审核力度和要求。我们可以以温州来举例,温州曾经是国内最大的造假窝点,之后国家配合当地政府对该地区进行全面改制,现在的温州产品产生和销售现状已经大大改观。所以说,借助“3.15”只能是达到宣传、呼吁、谴责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政府出面,才能根本解决造假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