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井冈处处蜜柚香
家有一亩柚,就是万元户;家有十亩柚,小康不用愁——
在坚持中求惠,以柚富民,后发也能成优势
按照《吉安市2011-2014年井冈蜜柚产业发展规划》,至2014年,全市新发展井冈蜜柚面积要达到30万亩以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蜜柚重要产区,使井冈蜜柚产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作为粮食大市,大规模发展蜜柚种植是否存在与粮争地?市农业局副局长、调研员曾繁富说:“吉安450万亩耕地每年产出近400万吨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全市现有170多万亩低丘缓坡以及低效残次林可开发种柚,完全可以在不占用一亩良田的情况下,让老区人民依靠特色农业富裕起来。”
吉安市的领导有句话挂在嘴边:“家有一亩柚,就是万元户;家有十亩柚,小康不用愁。”“你就拿蜜柚和蜜橘相比,蜜柚挂果后平均亩产3300公斤,每公斤价格按5元市场价计算,亩产值1.65万元,除去成本2000元,亩纯收入就有1.45万元,是橘子亩纯收入的5倍以上。而且蜜柚投劳不多,采摘方便,病虫害少,易储藏运输。”
当记者在安福县横龙镇东谷村见到果农王伟的时候,他和工人正在整理砍掉的油桃枝干。“蜜柚效益越来越好了,我这15亩油桃马上就要改种蜜柚了。”王伟说,从2004年开始,看到蜜柚良好的市场前景,很多果农逐步把种植品种转成蜜柚。安福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卢秋如说,政府只需要用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至于农民种什么怎么种,还是让农民自己选择。
如何从政策上加以引导?首先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市果业局局长曾平章说,吉安一方面争取到现代化农业项目资金支持,为新开发的果农每亩补贴300元;从2009年起,市财政连续3年设立井冈蜜柚专项资金,今年将超过210万元,各县市区也拿出相应的扶持政策。
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井冈蜜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还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蜜柚产业目标责任书,特别是今年在市里农业产业化目标管理考核10分里面,井冈蜜柚产业就占了5分。
“赣南脐橙、平和蜜柚等产业能够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也经历过波折和反复。井冈蜜柚2010年才被纳入全省果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布局产业,但通过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和失利教训,后发也能变成优势。”吉安市分管领导说。
为避免重蹈覆辙,耐寒品种的选育非常重要。在新干县三湖镇,记者见到了80多岁高龄的技术员廖炳生,虽然他退休前工作的新干县柑橘科研所前几年机构改革时解散了,但让廖老骄傲的是井冈蜜柚3个主打品种中的两个都诞生于此。
县果业局高级农艺师廖学林介绍说,新干县位于柑橘种植带的北缘地带,在这里选育出来的种苗,拿到吉安其他相对靠南的县市区种植,抵抗冰冻灾害的能力就会更强一些。
1959年,刘在政、黄香兰和廖炳生等老一辈科技人员发现,从广西引进的沙田柚水分少但口感甜,比较耐寒,而从广东引进的金兰柚水分大但是不耐寒,他们将两者进行杂交,培育出了适宜吉安种植的新品种金沙柚。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科技人员又在沙田柚的变种中选育了特别早熟的桃溪蜜柚。
于是,在吉安市主推的3个蜜柚品种中,形成了9月中旬以桃溪蜜柚为主的特早型,10月上旬以金沙柚为主的早熟型,11月中旬以沙田柚为主的中熟型,既拉开了上市期,又延长了柚果鲜果的货架期,可以满足中秋、国庆、元旦和春节市场需求,增加了整个井冈蜜柚的经济效益。
赣南脐橙、平和蜜柚也都曾经遭遇过销售寒潮,导致果农丰产不丰收,吉安超前重视井冈蜜柚的市场营销工作。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吉安从井冈蜜柚诞生之日起就重视品牌建设,市委副秘书长吴斌介绍说,吉安排除各种困难今年注册了井冈山牌商标,并向全国征集了井冈蜜柚统一标识和包装箱设计。同时,积极开展“驰名商标”、“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创建和认证工作。
在大力发展井冈蜜柚的同时,吉安还在绿色蔬菜、高产油茶、花卉苗木、楠木等产业上下足了功夫。“这些产业都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摸索出来的,产业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委书记王萍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找到一条让农民长效增收的路径,让老区农民依靠特色农业尽快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