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云南景谷甘蔗卖难事件 果农心急如焚
景谷甘蔗卖难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击
蔗农:成熟甘蔗无人问津心急如焚
走进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大芒东村,这个传统的甘蔗产地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甘蔗林。两米来高的甘蔗粗壮结实,表面又黑又亮,泛着光泽……
2012年,因为看好水果甘蔗的市场行情,范华联合几个朋友,向芒东村民租了400多亩土地,分别投资种植甘蔗。但是,去年12月,甘蔗陆续进入成熟期之后,市场表现却出奇的冷淡,这不禁让范华及几个合伙人大跌眼镜。
在当地一家林企工作的王进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每每出入林区,穿过坝区,就发现坝区一片又一片甘蔗林还基本上未动。
“以前这个时候,甘蔗基本都砍去卖了,但是今年地头的甘蔗特别多。”王进介绍说,除了民乐镇,在景谷永平镇、勐班乡的坝区也种了不少水果甘蔗,大部分也都还在地里没有砍。
市场:产量增长迅猛销量莫名骤减
2009年,有外地商人到景谷租地,开始引进外地的水果甘蔗品种。由于当时成本低、价格高、利润丰厚,继而在当地掀起了水果甘蔗的种植热潮。到2012年,水果甘蔗已经猛增到8900多亩,产量近5万吨。
水果甘蔗的种植热推动了投资,也推高了生产成本。记者采访到的几个种植户表示,甘蔗种植中成本占比最大的是地租和人工费用,比起两年前,增幅都超过了一倍。
去年12月初,水果甘蔗开始成熟上市,种植户却发现来收购的外地商人明显少多了。“前两年,从昆明来的商贩很多,远的还有成都、重庆来的,采购量都不小。今年好不容易来个收购的,买六七吨就走了。”范华他们的400多亩甘蔗,产量超过2000吨,到目前只卖出了70吨。
与此同时,水果甘蔗价格跌得厉害。上一个成熟季,两米长的甘蔗,每吨可以卖到1500-1800元之间。今年上市之初,却只卖到每吨1000元,现在甚至只能卖500元,跌到了亏损线以下。更令人郁闷的是,甘蔗成熟时限已一天天迫近。
回应
政府:扩大购销渠道合理引导投资
水果甘蔗种植投资热,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景谷县委外宣办回应称:结合全县产业布局,地方党委、政府一直在引导商户一定要冷静发展,合理规划,不能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但由于主要销售市场的价格较好,投资持续加温,水果甘蔗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大。
目前,鉴于水果甘蔗滞销情况,当地政府表示,为降低商户经济损失,将积极支持商户们广泛发布商品供求信息,加大产品宣传面。同时,将为商户们拓展市场提供帮助,鼓励外出对接外部地区市场,同时吸引收购商到产地参观订购,扩大购销渠道,打开销路,渡过难关。
糖业协会:可享受国家最低甘蔗保护价
据云南省糖业协会理事长邓毅介绍,目前,全省的榨糖甘蔗已全部实行订单生产,蔗农按与企业签订的合同种蔗,企业收多少农民种多少,已不存在种出甘蔗、糖厂不收的情况。即使糖价下跌,企业依然要按保护价收购蔗农种出的甘蔗。虽然水果甘蔗不在制糖企业订单收购及政府调控的范围之内,但农民还是可以把水果甘蔗卖给当地的糖厂,可享受国家每吨甘蔗420元的保底收购价。
邓毅也指出,我省糖厂的开榨生产时间是去年12月至今年的5月,目前尚未交售的糖农的甘蔗是由于所在区域的糖厂尚未开榨生产所致,不会发生农民甘蔗卖不出去的问题,更不会发生因为食糖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收入受到影响的问题。
我省的新榨季已经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到1月25日全省已有61家投入生产,还有12家企业将陆续开榨。今年是国家实行最低甘蔗保护价的第三年,糖业是目前实行“全行业订单农业”的产业,现行的甘蔗收购价政策是420元/吨,良种加价10%。国家为稳定食糖市场价格,已继续启动食糖储备机制,目前已经收储食糖储备150万吨,2012/2013榨季将收储300万吨。全省3个榨季以来未发生打白条的情况。
快评
榨糖甘蔗销路有保证,价格有保护,而水果甘蔗只能“听天由命”的不同境遇,折射出众多没有被农业产业化链接的农产品的尴尬命运。
不只是民乐镇的水果甘蔗,不时传来的菜难卖、花价跌等的“伤农”信息,也总是折射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衔接出了问题。由于市场信息的缺失,农产品盲目种植,产能过剩,以至“贱而伤农”。因此,怎样才能让农民获取更多的种养市场信息,从而使得他们不再“盲目”;如何用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让分散的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市场无缝对接,使他们种养有指导、销售有门道、收益有保障,根本的出路在于,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让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互动发力。只有这样的良性互动,才能为农民“疗伤”,并确保明天的农民“少受伤”甚至“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