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综合市场粗暴管理伤了外地瓜商的心
“我的车牌又不是假冒的,就算交警也没权力卸车牌,市场管理人员咋就这么胆大呢!”前日,搞水果批发生意的徐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给自己拉水果的卡车车牌竟被河西综合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强行卸掉,包括该车行车证和水果检疫合格证也被其“没收”。
前日中午1时许,河西综合批发市场内,外地并的徐先生站在市场办公大楼前焦急不堪。“车牌子是拿到了,可行车证和检疫证还在人家手里,别说卖瓜了,我们现在是想走都走不了。”
徐先生说,他是河北人,早晨5时许,他从石家庄运到太原两卡车西瓜,准备在河西批发市场里进行交易。因为是第一次来太原做生意,对河西市场交易程序不太了解,便嘱咐司机先将两辆车停在市场对面的路边,自己进市场进行了解,可没想到出来后发现其中一辆车的车牌竟然被市场工作人员卸走了,而且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没收车牌的合理解释,只说了句“找市场去处理”,同时被“没收”的还有该车的行车证和西瓜的检疫合格证。徐先生得知情况后非常气愤,当即拨打了110报警,随后在110民警的协调下从市场办公室里取回了车牌,但行车证和检疫证却迟迟未能收回。
就此情况,记者来到河西综合批发市场果品部,对于卸车牌扣证件一事,该部门负责人王主任承认是市场管理人员所为,其目的是“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经常有水果摊贩在市场周边私自进行交易,都属于占道经营,而且影响市场正常秩序,交警、执法队来查都算在我们头上,我们必须要管。”他称工作人员在卸车牌前曾发现徐先生共有三辆车在市场外私自交易,其中一辆车在查扣车牌时还“逃离”了现场。但徐先生并不承认这一说法,并要求与当时查扣车牌的工作人员当面对质,但直到下午3时,这名当事人一直没有出现。采访中,记者还在该办公室桌子下方发现六七块不同牌照的车牌,问其来源,工作人员坦言对于不遵守市场规范的车辆,他们会以扣车牌的方式进行“惩罚”。
“就算我占道了,市场管理人员也没有权力查扣我的牌照与证件啊!”徐先生认为市场管理人员查扣车牌和证件的行为于情于理都欠妥当,要求市场方面归还证件,并赔偿车辆停滞所带来的损失。
事发当日,义井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积极协调此事,但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直到当日晚,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市场方面归还徐先生的行车证件,但损失并未赔偿。最后,徐先生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将两车西瓜“草草”脱手,之后返回河北老家。
到底谁吃亏?
从“不解”到“愤怒”,从“力争”到“妥协”,瓜主老徐没能耗到最后,最终以完败的姿态结束了与市场方面的博弈,只能无奈叹息:“吃亏买个教训吧!”
整个事件中,河西综合批发市场态度强硬,始终强调强扣车牌证件是为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卸车牌、扣车本,本非批发市场这类经营单位的职责和权限所在,越俎代庖的背后,恐怕更多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而且,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老徐的遭遇并非个例。
市场与瓜主,本应相互依存,追求共赢。双方逐利亦无可厚非,出现异议更属正常。但是,作为“强势”的市场方面,妥善处置双方出现的矛盾与摩擦,才是管理者智慧的体现。任何简单粗暴的做法及“店大欺客”的思想观念,眼下来看只是损人,长远看来毫不利己。
得人心者得天下,大到治国,小到企管,无不如此。一个企业,如果不是靠产品和服务质量取胜,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
前日中午1时许,河西综合批发市场内,外地并的徐先生站在市场办公大楼前焦急不堪。“车牌子是拿到了,可行车证和检疫证还在人家手里,别说卖瓜了,我们现在是想走都走不了。”
徐先生说,他是河北人,早晨5时许,他从石家庄运到太原两卡车西瓜,准备在河西批发市场里进行交易。因为是第一次来太原做生意,对河西市场交易程序不太了解,便嘱咐司机先将两辆车停在市场对面的路边,自己进市场进行了解,可没想到出来后发现其中一辆车的车牌竟然被市场工作人员卸走了,而且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没收车牌的合理解释,只说了句“找市场去处理”,同时被“没收”的还有该车的行车证和西瓜的检疫合格证。徐先生得知情况后非常气愤,当即拨打了110报警,随后在110民警的协调下从市场办公室里取回了车牌,但行车证和检疫证却迟迟未能收回。
就此情况,记者来到河西综合批发市场果品部,对于卸车牌扣证件一事,该部门负责人王主任承认是市场管理人员所为,其目的是“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经常有水果摊贩在市场周边私自进行交易,都属于占道经营,而且影响市场正常秩序,交警、执法队来查都算在我们头上,我们必须要管。”他称工作人员在卸车牌前曾发现徐先生共有三辆车在市场外私自交易,其中一辆车在查扣车牌时还“逃离”了现场。但徐先生并不承认这一说法,并要求与当时查扣车牌的工作人员当面对质,但直到下午3时,这名当事人一直没有出现。采访中,记者还在该办公室桌子下方发现六七块不同牌照的车牌,问其来源,工作人员坦言对于不遵守市场规范的车辆,他们会以扣车牌的方式进行“惩罚”。
“就算我占道了,市场管理人员也没有权力查扣我的牌照与证件啊!”徐先生认为市场管理人员查扣车牌和证件的行为于情于理都欠妥当,要求市场方面归还证件,并赔偿车辆停滞所带来的损失。
事发当日,义井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积极协调此事,但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直到当日晚,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市场方面归还徐先生的行车证件,但损失并未赔偿。最后,徐先生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将两车西瓜“草草”脱手,之后返回河北老家。
到底谁吃亏?
从“不解”到“愤怒”,从“力争”到“妥协”,瓜主老徐没能耗到最后,最终以完败的姿态结束了与市场方面的博弈,只能无奈叹息:“吃亏买个教训吧!”
整个事件中,河西综合批发市场态度强硬,始终强调强扣车牌证件是为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卸车牌、扣车本,本非批发市场这类经营单位的职责和权限所在,越俎代庖的背后,恐怕更多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而且,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老徐的遭遇并非个例。
市场与瓜主,本应相互依存,追求共赢。双方逐利亦无可厚非,出现异议更属正常。但是,作为“强势”的市场方面,妥善处置双方出现的矛盾与摩擦,才是管理者智慧的体现。任何简单粗暴的做法及“店大欺客”的思想观念,眼下来看只是损人,长远看来毫不利己。
得人心者得天下,大到治国,小到企管,无不如此。一个企业,如果不是靠产品和服务质量取胜,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