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汇源”冲击波:“果城”农业谋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7票  浏览25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2月16日 14:35
    地处川东北的南充,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千年果城的盛名享誉海内、四川第一产粮大市的桂冠在其头顶闪耀多年。随着项目推动战略的实施,这片土地更迎来了工业发展的春天。各大工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汇源果汁台湾佳美、成都国栋、中盐银港等一批大型“农字号”深加工企业陆续登陆南充。

  工业巨头的到来,也拷问着延续多年的南充传统农业模式。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南充柑桔年产量约35万吨,其中可以用来压榨果汁的仅占20%。而建在蓬安的佳美工厂,一年就需要鲜果18万吨。南充本地柑桔产量供应佳美尚且捉襟见肘,更不用说已经开建、鲜果需求量更大的汇源了!

  南充工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度与传统农业模式之间,一场变与不变的“对话”,已然开始!

  汇源入驻,对素有“果城”之称的南充提出新课题:能否建立成规模的产品可追溯生产基地;能否打破全天候工业化生产与季节性原料供给这一对矛盾?

  履新不久的南充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梅丙生,对于南充水果产业的发展动向十分留意。在他看来,“南充水果产业能否满足汇源这样的大型企业的需求,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梅丙生告诉记者,南充素有“果城”之称,水果产业的发展层次总体上来说还是很高的——这也是汇源考察多个城市后,决定把西南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摆在南充的原因。不过,汇源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对于水果的产量、品种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他举例说,工厂一年四季都要生产,可南充柑桔的采收时间大多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1月这个时间段,其余时间汇源只能从其它地方采购水果。而在国内的山东以及美洲国家,通过延后栽培、品种搭配等多种技术手段,一年当中有10个月能采收鲜果。

  另外,过去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也难以适应大型企业的要求。汇源在一些城市的工厂,通过与种植基地合作,已建立起完备的质量追溯机制,从包装盒上的条形码,就能查出来盒内的果汁是由哪个地方、哪棵树上的柑桔压榨而来。而南充目前还缺乏这样成规模的现代化种植基地,依靠从散户那里收上来的水果,很难追溯这批鲜果是哪棵树上采下来的。

  对此问题,市农业局副局长文祥明分析说,南充农业多年来面对的客户还是以终端消费者为主,如今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在面对汇源、佳美这样的企业客户时,难免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应。这也是众多大型企业进驻南充后对这个农业大市传统农业模式提出的新课题。

  大型“农”字号深加工企业入驻,带动南充传统农业调结构、上规模、提档次,力争5年时间内建成百万亩工业速生林、百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

  汇源进驻南充带来的挑战、引发的思考,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面对“农”字号深加工企业发展迅速的新形势,南充传统农业如何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扩大规模、适应发展?

  如今漫步在高坪区龙门镇铁钱坝村、嘉陵区河西乡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映入眼帘的则是连片栽植的各种速生树种。树木排列整齐、郁郁葱葱,成为嘉陵江边一道生机盎然的风景线。这些成规模的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都是通过引进业主、利用嘉陵江两岸适宜的土地资源发展起来的。林业发展业主敢于、愿意到南充投资兴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南充引入了大型木材加工企业。

  而在这成片速生林背后,却是南充木材加工产业的迅速崛起。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南充先后引进成都国栋、中盐银港、天罡木业等大型木材加工企业,仅这些企业投产后,一年的木材消耗量将达12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0多亿元,所以对速生林原料的需求量非常大。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我市将力争在5年内,利用298公里嘉陵江两岸、50多条大小溪河两旁的土地资源,完成100万亩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市林业局局长李德平感叹道,当初为给这些新入驻的木材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支撑,南充才大规模推进现代速生林基地的建设。可当基地建成后回过头来看,才发现传统的农业栽植模式竟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

  中盐银港等工业企业的进驻,改变了南充传统林业发展模式,而汇源、佳美的到来,无疑也会给南充水果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变化。今年,南充市委、市政府联合下文,按照“工业建园区、农业建基地”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柑桔“双百工程”。用3至5年时间,通过改造和新建使全市柑桔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00万吨,总产值达到20亿元。文祥明告诉记者,工业发展的加速度也给南充传统农业模式升级带来了机遇,从种植规模、品种搭配到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建设,南充农业都要向更高层次迈进。

  采访手记:

  “背兜装不满,卡车装不下。”是对过去南充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生动形容——小打小闹还有两下子,可要成规模发展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又感觉力不从心。如今,南充农业破题的契机正摆在眼前:大型龙头企业的进入——这或许也是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为南充农业带来的最大机遇。无论是围绕基地引龙头抑或围绕龙头建基地,惟基地与龙头相得益彰,南充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南充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记者在市农业局了解到,即便如上文提到延长柑桔成熟期、实现质量可追溯机制等等,在技术上也没有太大障碍。随着项目推动战略的实施,大批工业巨头入驻,更为南充带来了资金与市场!劳动力、技术、资金、市场,发展现代农业的各个要素南充都具有比较优势,现在要做的,恰恰是把各大要素综合起来,实现效用最大化!(记者  龙在宇  实习生  罗英)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