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土地流转“转”出富民新天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巢湖晨刊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5票  浏览1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2月23日 11:03
  眼下已是寒冬时节,但在庐江县同大镇永安村的千亩葡萄种植基地,周传能还忙活着照看自己的葡萄树。“每年这个时候要把葡萄树好好管理一下,明年就能多结果,多卖钱呢!”周传能说。
  
  周传能是同大镇同兴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该镇合理流转农户土地,通过合作社实现了葡萄规模化种植,以前分散的果农紧密组织在一起,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同样,通过土地流转“拆小村、并大村”,庐江县郭河镇河口新村等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庐江在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上,土地流转“转”出了村居环境大变化,“转”出了一片富民新天地
  
  土地租给专业合作社
  
  农户承包管理拧成绳
  
  同大镇种植葡萄开始于1990年,至今已有20年历史。多年来,同大葡萄一直以种植面积大、品质优、口感好而享誉省内外,赢得了合肥及周边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赞誉,同大镇也因此有了“安徽葡萄第一镇”之称。
  
  2009年,同大镇充分发挥葡萄种植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先后培育了庐江同兴葡萄专业合作社和庐江县同大镇葡萄协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葡萄规模化种植。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合作社,合作社把葡萄园以10亩或15亩为单位,再承包给农户进行管理。合作社负责生产投入,承包农户负责田间管理,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销售
  
  “我们永安村一共有4000亩土地,其中3000亩都用来种植葡萄。”周传能说,以前大部分都是散户种植,每家每户最多种植五六亩,每到葡萄丰收季节,农户还要自己拉到合肥、六安、淮南等地去卖。葡萄属于鲜货,一旦遇到水果商杀价,卖不出去,就血本无归。2009年,合作社和葡萄协会成立以后,将全镇的果农都紧密组织在一起,从而使得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质量控制以及葡萄销售得到了高度统一,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不再苦守旱地“刨金”
  
  “转”出富民新天地
  
  “我们老百姓,现在不再像往年一样,苦守着旱地‘刨金’,而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土地租给了合作社,腾出手脚来到城里打工。土地出租后,保证了原有的收入,再加上务工,就有了两份收入。”周传能说。
  
  正如周传能所说,曾经被农民紧紧攥在手心里、视为“命根子”的土地,如今正在庐江农村发生着这样一场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合同的形式,把自家的承包地自愿交付给种植能手或龙头公司经营,毅然告别土地,进城入厂务工。
  
  加入土地流转行列的不仅有农民的承包田,还有农民的宅基地。“拆小村、并大村”,庐江县郭河镇河口新村就是其中之一。
  
  夕阳西下,远处一栋栋粉红色的小洋楼在寒风中让人倍感温暖。随行的郭河镇党委书记蒋更生说,那儿就是河口新村。一走进村口,现代的城市小区感觉扑面而来,水泥马路、绿化带、广场、路灯、卫生室一应俱全。蒋更生指着旁边一个正在建设的建筑说,那里将是一座超市。“还有超市,这和城里也没啥区别了呀。”记者感叹。
  
  蒋更生告诉记者,2009年,郭河镇按照“迁散户、建新村”的规划要求,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迁移安置了六个村民小组,置换土地200亩,并规划建设房屋320套。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进行标准化配置,生活污水统一处理,景观环境统一规划,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型能源。同时,200平方米的河口新村卫生室已经竣工,道路、下水道等设施也已基本配套到位,力求实现农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提高。目前,像河口新村一样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拆小村、并大村”的一共有6个。
  
  是方向是创新是大事
  
  庐江土地流转大可为
  
  “土地流转是方向,应该鼓励引导;是探索,应该慎重稳妥;是创新,应该因地制宜;是大事,应该办出效果。”庐江县农委主任陈宗泽说。
  
  陈宗泽说,土地流转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应该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具体化体现。下一步,庐江县将重点完善各镇土地流转管理中心,县财政设立土地流转资金,建立挂牌招商机制,畅通土地流转市场信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15年,庐江县将努力实现农业总产值200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12000元左右,年增长15%。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