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海丰西瓜蓟马猖獗
可诱发西瓜炭疽病及其他病毒病,故要注意同时防治
作者:钱普贵
汕尾市海丰县平东镇是秋种反季节西瓜的重点镇,今年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时下,正值反季节西瓜收获期,但由于受连续高温天气影响,半个多月前西瓜蓟马开始猖獗,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同时诱发病毒病及其他病害的发生,造成病虫害大面积流行,瓜农在生产中要及时进行有效防治。
“我家几亩西瓜的‘嫩头’被蓟马搞得皱缩,瓜也长不大。”10月17日,海丰县平东镇谷塘村朱美娟说。笔者在她的瓜地观察发现,大多数受害的瓜苗嫩梢头部向上卷缩,心叶不能正常展开。远看很像病毒病症状,拨开便能看到20多只毛发般细小的瘦长型金黄色蓟马,一碰就迅速跳走。
种有100多亩西瓜的叶志浓不得不把受害的小瓜梳掉。“蓟马严重发生从10月11号开始,本来这批西瓜可在11月中旬上市,因蓟马影响造成畸形果,不得不摘除。”海丰县平东农资店老板黄志雄说,这次蓟马为害是近几年发生最为严重的一次,用很多药喷施,效果都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今年国庆后依然持续高温、干旱,造成西瓜蓟马高发,田间病毒病、炭疽病等病害也重于往年。
笔者了解到,西瓜蓟马以成虫和若虫吮吸西瓜的花、嫩梢、嫩叶、幼果的汁液,使被害株嫩叶、嫩梢缩小,心叶不能正常展开,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生长点萎缩变黑而出现丛生现象;幼瓜受害后,出现畸形,严重时造成落瓜,植株枯萎。瓜蓟马在广东一年发生20多代,世代重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成虫极活跃,善飞能跳,可借自然力迁移扩散。成虫怕强光,多在背光场所集中为害,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在寄主表面活动,这也是蓟马难防治的原因之一。当用某些常规触杀性药剂防治时,因其这一特性,白天药剂喷不到虫体而无防治效果。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8℃,适宜湿度为4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在雨季,如遇连阴多雨天气,可导致若虫死亡。大雨后或浇水后土壤板结,致使若虫不能入土化蛹,蛹不能孵化成虫。
蓟马的防治应采用内吸性强的药剂,目前多采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药剂,从苗期开始每隔7-10天喷30%啶虫脒1500倍液,或高含量吡虫啉复配2%阿维菌素对蓟马有效,或用啶虫脒复配2%阿维菌素持效长可有效防治,好方法(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4.5%氯氰菊酯乳油等1000-1500倍液。菊酯类药使用浓度不当易发生瓜类药害,需多注意配比浓度。不同性质的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免植株产生药害。
然而,不少瓜农对猖獗的蓟马有自己独特的防治方法。古塘村村民叶国军说,隔一天打一次药,用高含量的吡虫啉和啶虫脒,加一些20%丁硫克百威。蓟马虫体太小,对一些杀虫剂又易产生抗药性,所以以加快打药频率取胜。
黄志雄建议,勤浇水可消灭地下的蓟马若虫和蛹,减少蓟马的虫口基数。药剂防治蓟马最好是每株有3-5头时就进行喷药防治,打药时要全面喷湿被蓟马为害的瓜苗;严重的时候用好方法20%丁硫克百威1500倍+30%啶虫脒1500倍+有机硅,防治效果很理想;前期用立蓟(20%丁硫克百威)单打即可,加有机硅可以提高粘着性和渗透性。
笔者走访多个西瓜产区了解到,近段时间不仅蓟马为害严重,而且蓟马诱发西瓜炭疽病及其他病毒病发生,防范虫害的同时要注意病害的防治。
□惠州中迅集团技术员 钱普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