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宋宝森:种西瓜的百万富翁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京郊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57票  浏览2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0月09日 10:08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
  
  来到瓜乡大兴区庞各庄,走进南里渠村“瓜王”宋宝森的9亩二茬西瓜地,眼前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绿色花纹西瓜像一个个小枕头,被一拨儿接一拨儿的游客采摘、品尝,瓜田里欢声笑语。
  
  今年6月中旬,宋宝森收完首茬西瓜拉了瓜秧,马上种植了二茬西瓜。“天气炎热,雨水又多,技术、资金、人工投入也比头茬瓜多,好在这季节市场上本地产的鲜瓜少,咱的西瓜价码自然也就上去了,采摘‘雪梨’新品种西瓜,每斤3块钱上下。”老宋估算,他这茬瓜平均亩产得五六千斤,起码有15万元进项。
  
  对于老宋来说,二茬西瓜的收入是个小头,他和儿子宋绍堂还经营着一个西瓜专卖店和占地50亩的精品西瓜观光园,仅今年以来,“一店一园”就创收100多万元。
  
  老宋今年72岁,种了一辈子西瓜。伴随着种瓜岁月,他见证了京郊农民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变迁。
  
  率先成为瓜乡万元户,他花120元买了块上海牌手表。这笔钱,相当于挣工分时全家人一年收入
  
  同许多农民一样,今年72岁的宋宝森,也有过贫穷的经历。“小时候,祖父、父亲病逝,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饿得皮包骨,走道直打晃。生活条件略好点的外祖父、外祖母看我可怜,把我接了过去。”老宋回忆,外祖父是瓜把式,他在外祖父家生活五六年,年年跟着外祖父到瓜地干活儿,从小就知道怎样种瓜。
  
  老宋说,他不愿过多谈论那段贫穷的历史,因为想起来就心酸、后怕;那会儿都受穷,不说大家也清楚。
  
  “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种瓜。”聊起种瓜,老宋显得很兴奋,“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不管遇到什么风风雨雨,我都没有放弃种瓜。”
  
  有一年,上级来了令儿:“以粮为纲”,耕地不能见瓜秧。“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老宋在庄户地上种了几沟瓜。种上瓜不久,传来消息:庄户地上也不让种瓜,上边很快派人来检查。老宋脑瓜儿活,趁着检查人员还没进村,他就用沙子把瓜秧盖上,检查人员刚走,他又把沙子刨开,亮出瓜秧。这年,虽然瓜没外卖,但家里人和亲朋好友还是吃上了他种的瓜。
  
  改革开放后,土地联产承包到户。由于土地有好次之分,当时村里不得不按照“好次搭配”的原则分地,农民得到的土地过于零散。老宋分到好几块地,东一条西一溜儿,种瓜不好浇水,也不便看管。后来,老宋想出个主意:用自己的好地去换别人的次地,并将次地进行改造,多施粪肥。“这一招还真灵,拿到好地的村民满意,我承包的地也连成片了,瓜田面积由原来亩八分、两三亩,逐步扩大到9亩。”
  
  瓜田面积扩大了,生产成规模了,得到的收入也多了。1993年,老宋靠种瓜,收入达到1.6万元,成为瓜乡第一个万元户。老宋高兴得直掉泪,彻夜难眠。“咱也赶回时髦!”老宋一高兴,花120元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
  
  现在,老宋手腕上戴的还是那块上海表。“买这块表的钱,相当于挣工分年代我们全家人一年的收入。”老宋笑言,“我成为万元户那会儿,上过报纸头版。不过,如今谁要再说自己是万元户,差不多等于承认自己是穷人,根本不好意思开口。”
  
  种出“巨无霸”,打出了西瓜品牌,搞起休闲、观光农业,收入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个劲儿往上“飞”
  
  老宋的家里,低柜上摆着一溜儿“瓜王”奖杯,记者挨个儿一数:“共32个。”老宋笑呵呵地说:“应该是34个,孩子们玩耍时碰坏了俩。”老宋能够获得这么多荣誉,得益于大兴西瓜节的举办。
  
  大兴西瓜节已举办了21届。自从西瓜节有了比西瓜大小的擂台赛,老宋年年参赛。早在1998年,老宋收获的一个“巨无霸”西瓜,重达54斤。2001年,他的一个西瓜拍卖出1.32万元的高价,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3年,老宋的一个西瓜在北京王府井又拍出1.92万元,创了奇迹。
  
  老宋的名声越来越大,前来参观、买瓜的人络绎不绝,其中还有来自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的游客。老宋和儿子宋绍堂想,不能再“小打小闹”了,要利用知名度,打出品牌,办三产搞服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扩大收入来源。2000年,父子俩注册了“瓜王老宋西瓜”商标,并在京开路西侧开办了“瓜王老宋西瓜”专卖店,优质西瓜全部精包装销售,大瓜一箱装俩,小型西瓜一箱装四五个,每箱平均售价100元左右。按每箱西瓜30斤计算,每斤西瓜售价在3.3元以上。
  
  家住宣武区的李慧女士,连续3年开车来买“老宋西瓜”,一要就是十箱八箱。李慧说:“‘老宋西瓜’价钱是贵了点,可是有商标,包装也漂亮,质量又好,我买的瓜大部分送礼,送给谁,谁乐。”
  
  开办西瓜专卖店当年,增加纯收入十余万元。数着到手的票子,父子俩心里美极了。
  
  2003年初春,老宋父子又多方筹措300万元资金,利用村民流转给他们的土地,建起一排排西瓜温室大棚,同时兴建了接待室、西瓜展厅,形成了集种植、实验、旅游、观光、技术培训为一体、占地面积50亩的西瓜观光园。京欣、黄小帅、红小帅……西瓜
  
  园里有近百个西瓜品种,游客采摘西瓜,平均每斤高达五六元,最贵的特色瓜一个二三十元。
  
  今年,老宋父子又对瓜棚进行了改造,在瓜园里建成了类似足球场大小的连体钢架大棚,安装了高科技的电脑管控设备。“别看钢架大棚面积大,可管理它两三个人就能轻松搞定。”宋绍堂介绍,电脑管控设备可以随时测出大棚的温度、湿度,西瓜等作物怎么管理,全由电脑指挥,他可省心了,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连体钢架大棚的建成,将传统的种植模式,变成了有特色、技术要求更高的科技种植模式。西瓜有的种在沙地上,有的种在石子地上,还有的被吊在半空,有的甚至干脆长在搭起来的架子上,用小宋的话说:“‘满地爬’变成立体长。”除西瓜外,连体大棚里还种植了南瓜、蛇豆、红薯、黄瓜等,而且都是无土栽培,空中生长。特别是西红柿树,每棵能结果1500至1700个。今年西瓜节期间,生长在连体大棚里的一个重达292斤的南瓜,被一位游客以两万元的高价买走。
  
  自从有了西瓜园和连体钢架大棚,老宋家的收入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个劲儿地往上“飞”,年收入由二三十万元、四五十万元,猛增到百万元,估计这还是老宋、小宋的保守数字。
  
  “原来曾经想过种好西瓜,弄上几间房就不错了,没想到种瓜还形成了产业,还真发了。”老宋很是得意。
  
  “种瓜是一产,销售瓜、搞西瓜采摘是三产,一产、三产融合,来钱的道儿就宽了。”作为新型农民,宋绍堂能说出这番话,表明他们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钱多上,也体现在素质提高和观念变化上。这种变化提高,才使他们围绕西瓜打出了不少好牌。
  
  破解西瓜不能重茬种植的难题,成为百万元户后,老宋仍然坚持下地干活儿,他说劳动可以健身
  
  老宋年轻的时候就有个习惯,在西瓜快成熟的时候,住在瓜地的窝棚里。几根木棍支成架子,在架子上面搭上竹帘,就做好了一个简陋的窝棚,可在窝棚里休息,也便于看瓜。如今,老宋仍坚持下地干活儿,不过与几十年前的窝棚不同,现在他住在瓜棚前古色古香的平房里,房间里有沙发、电视,还摆着鲜花。有人问老宋:“您已是百万富翁了,可以‘收兵’享福了,怎么还下地干活儿?”老宋回答:“劳动可以健身,没有一个好身体,钱多有什么用!”
  
  老宋常说他是大老粗,没有什么文化,可是他善琢磨、肯钻研。小时候,他就听老人说:西瓜不能重茬。也就是种过一年的西瓜地,转过年来不能接着种瓜,不然瓜苗就会得枯萎病死去。老宋一直琢磨着解决这个难题。
  
  有一年,邻居浇菜地时跑了水,淹了老宋家的瓜地。邻居赶紧找到老宋赔礼道歉,还要赔偿损失。老宋好心眼,骗邻居说西瓜不会有问题,不要为这事担心。邻居走后,老宋来到西瓜地,用铁锹把沙子翻上来进行暴晒。两天后,沙子晒干了,他又把沙子一点一点回填到瓜地里。七八十天之后,老宋迎来了西瓜丰收,虽然西瓜个头比往年的小了点,但是甜度不逊色。西瓜经过“淋浴”后获得丰收,使老宋受到启发:西瓜不能种重茬,可能是因为地里有菌。家里的草木灰里含酸,可以杀菌。
  
  第二年,老宋把草木灰过水,再把汤水浇到瓜地里。这年,地里的重茬西瓜长得又圆又大,增产又增收。
  
  以后,老宋又用这种办法在同一地块种上了4亩瓜。到了第4年,一位名叫丁正熙的专家来到庞各庄,他是专门研究瓜地不能重茬课题的。当时他到一农民瓜地去试药,农民问他这药的用途,他说可以解决西瓜不能重茬问题。那人一听就乐了:“村南的老宋,都在一块地上种4年瓜了。”于是,这位专家找到了老宋,希望共同合作进行这项研究。
  
  就这样,老宋和丁正熙相互配合,在同一地块上种了9年的西瓜。“现在种瓜都采用嫁接技术,没有当年那么麻烦,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和丁老师一起最早破解了西瓜不能重茬的难题。”
  
  母亲突发疾病,因为没有汽车送医院,误了救治。如今腰包鼓了,家里买了广本、帕萨特,搞生产运输还有“面包”和货车
  
  现在交通方便了,远郊农村几乎没有人骑自行车进京城,就是近郊的人,骑自行车进城也发憷。然而,30年前,每到西瓜收获季节,初中刚毕业的宋绍堂,每天都骑着破旧的“二八”自行车,驮着一百多斤重的西瓜进城去卖。
  
  小宋清楚地记得:“父亲用柳条编了两个筐,两筐之间绑上铁锨把粗的木棍,架在自行车后座上,装满西瓜,让我去卖。每次骑车驮着西瓜到北京永定门、天桥,紧蹬也得两三个小时,裆里常磨出血泡。那时瓜便宜,毛八分一斤,拿到钱也不敢进饭馆,中午就吃父亲给备好的菜团子。头一年卖瓜,我给家里挣了600块钱。”
  
  1976年夏季,宋绍堂的母亲突然昏迷。年仅13岁的宋绍堂,赶着驴车把母亲送进了医院。由于村子距医院远,驴车又慢,送进医院的母亲没有抢救过来。每当想起这事,宋绍堂就后悔:“如果当时家里有汽车,母亲的病就不会耽误,或许能活下来。”料理了母亲的后事,宋绍堂暗暗发誓:将来有钱了,一定得买辆汽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2000年春天,正在驾校学开汽车的宋绍堂跟闺女许愿:如果通过考试拿下本,咱就买辆“面的”。当时,家里有点儿钱,但是要买“面的”还差点,小宋思来想去,也没敢找亲戚凑钱买车,跟闺女许的愿也落了空。
  
  2006年,老宋和小宋靠经营西瓜发了财,小宋拿着钱走进汽车专卖店,开回一辆崭新的帕萨特,终于如愿以偿。此后,随着收入逐年增加,小宋先后买了一辆广本,一辆捷达,还有一辆“面包”和两辆货车。“从赶驴车到开广本、帕萨特,这变化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天上地下呀!”JJ015
  
  大事记
  
  1952年
  
  京郊农民人均纯收入97元,比1949年增长61.7%。
  
  1956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136元,比1952年增长40.2%。
  
  1960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降到77元,比1957年下降43.4%。
  
  1964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142元,比1957年增长4.4%。
  
  1976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9元,比12年前的1964年仅增加7元。
  
  1965年到1978年
  
  14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6元,平均每年增长3.3%。
  
  197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225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2.75倍,平均每年增长4.7%。
  
  200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万元大关,达到10747元,比1978年增长46.8倍,平均每年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平均每年实际增长9%。
  
  农民得到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9.1%,家庭经营收入占19.3%,财产性收入占11.2%,转移性收入占10.4%。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