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大连10万斤梨滞销 政府协调收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半岛晨报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427票  浏览8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14日 15:35

 记者牵线 10万斤滞销梨有了出路

  望着地里摇摇欲坠却无人问津的上万斤伏梨(俗称线梨),果农老梁蹲在地头,只有叹气的份儿。昨日上午,老梁告诉记者,不知何故,今年少有买梨的客户上门,全村十来户种梨的果农大多已将梨子摘下放入冷藏库里保鲜,但即使这样也只能再撑半个来月。老梁说梨子的保存期不长,再不想办法,一年都白忙了。

  全村伏梨滞销 果农蒙了

  在旅顺口区北海街道后泥河村,62岁的老梁有4亩果园。从20多年前开始,老梁就指着这片园子过日子,主要种植伏梨。“我这些都是20年以上的树,能结5吨左右的果。 ”老梁说从往年的经验看,他的这些伏梨从7月份就会陆续接到客户的预订,一般到了8月中旬,基本上就卖得差不多了。可今年,老梁只见过一两个客户。

  比老梁的梨树还高产,村里71岁的果农老王也有4亩梨园,盛产的梨树已有80多年的树龄,能产7吨左右的伏梨,算是村里的“产梨大户”。果子已经熟了,硬留在树上不摘,熟透了落到地上,磕了疤,更是一分钱不值。没办法,老王只能把成熟的果子都摘下来,装箱运到附近的冷藏库里保鲜。“37斤装一箱,一共400箱。 ”老王说每箱梨一个月的冷藏储存价是4元钱,每个箱子5元钱,再加上运输的费用,今年收的伏梨还没让他挣到钱,先搭进去了不少。

  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十余户果农有10万余斤伏梨滞销。

  政府协调收购 果农乐了

  “我们想去周末市场上试试,但不知道怎么去,找谁问? ”果农马师傅提出了情急下他们所想到的对策。昨日,记者为此采访了西岗区周末市场负责人刘泉勇。他在表示欢迎的同时,提出果农可以派出代表抽时间前往市场管理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

  得知有了销售渠道,果农们有了希望。而让他们更惊喜的是,在随后记者就伏梨滞销可能存在的原因,采访旅顺口区农林水利局副局长陈维奇时,对方表示今年旅顺口区的伏梨销售势头很旺,后泥河村之所以“被剩下”,除了其种植规模相对较小外,可能与信息不畅有关。

  为此,陈维奇表示可以由农林水利局从中搭桥,将买方、卖方凑到一起,协商收购事宜。昨日傍晚,记者接到果农马师傅的电话,称水利局领导正带着收购大客户在果园里看果。“得好好谢谢你们报社! ”马师傅称他们没想到愁了一个多月的事,一下子都解决了。而陈维奇也表示,即使协商没谈妥,旅顺口区当地的周末市场也欢迎果农免费前往。

  记者杨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