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武进水果依托“阳湖”品牌走俏大江南北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武进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4票  浏览1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8月06日 15:50

  武进果品墙内开花内外香
  
  “三品”归一统:按照“调大做强、凸现特色、相对连片、拓展产业”的总体思路,加大组织力度,加快推进速度,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水果新品种30多个,形成了以雪堰、洛阳、礼嘉、郑陆、横山桥等5个镇为重点的水果经济板块。同时,所有武进果品协会会员都开始主推“阳湖”品牌。
  
  目前,全区果品面积有5.8万亩,种植水蜜桃、葡萄、梨等50多个品种,年产果品4.5万吨,产值2亿元。全区注册果品商标16只,制定无公害果品企业标准27件。申报成功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4个。建起了5家果品批发市场,创办了20个果品专业合作社和园艺场,组建了武进区果品协会和常州嘉田果树研究所。
  
  果品生产给全区1.5万余户果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葡萄、水蜜桃、梨亩均效益都在5000元以上,亩均产值超万元的果园比比皆是。时令果品产业成为武进农业主导产业中当之无愧的富民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工程”。
  
  三年三个台阶:随着2010年常州武进第二届“阳湖”果品节举办的日期临近,加上2008年“常州时令水果推介暨武进‘阳湖’品牌名优水果展销活动”,武进果品推出的“阳湖”已经开始小有名气。
  
  三年的努力,让武进的“阳湖”果品已经成为南京、上海乃至长三角周边地区市民的追捧对象,纷纷来到武进,为的就是品尝到武进“阳湖”果品的鲜美。短短的三年时间,武进的果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谈到此处,汤国平告诉记者,主要是品种更新,另外就是品牌改革,还有是品质的提高,通过三品的建设,产量产值都比90年代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武进有了自己的品牌——“阳湖”。
  
  果农拍手称赞:“阳湖”的出色表现,让果农有了“砸牌”的底气。一方面,武进古称阳湖,“阳湖”最富文化底蕴、最具地域特征,这个品牌名称,武进果农乐于接受。另一方面,“阳湖”为武进区果品协会所拥有。这个由21家果品生产合作社和园艺场、3000余户果农组建的“联合舰队”,2004年成立伊始,就着手武进水果“大品牌”的谋划,2005年初推出的果农共享品牌“阳湖”,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到年底覆盖武进水果种植面积一半以上。
  
  政府部门的有力引导,也增强了果农“砸牌”的勇气和信心。汤国平告诉记者,成立“阳湖”品牌后,率先‘砸牌’的3000余户果农,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武进果农绝不会为“砸牌”而后悔!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