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全国第一产桃大省的忧虑与对策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0票  浏览83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8月04日 15:43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山东省桃产业开始了连续2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我们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不断加快、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果树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就山东省桃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山东省桃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现状
  
  全国第一产桃大省
  
  山东省桃生产真正较快发展始于1983年,当时全省桃栽培面积12.55万亩,1988年达到64.18万亩,首次超过了梨栽培面积,成为山东第二大水果,至2000年,山东省桃面积突破100万亩,达到115.61万亩。以后几年桃生产发展进一步加速,2005年面积达189.84万亩,5年间桃面积增加了74.23万亩,平均每年增长幅度10.91%;2006~2009年,山东省桃面积连续四年下降,2010年开始面积趋于稳定。2013年栽培面积为156万亩。
  
  纵观山东省桃产业发展,栽培面积有起有落,但桃产量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2001年突破100万吨,首次超过梨的产量,2005年突破200万吨,5年间产量翻了一番,2013年桃产量246.48万吨。2013年山东省桃栽培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16.4%和15.4%,为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栽培树种;桃产量占全国桃总产量(1192.4万吨)的20.67%,是全国第一产桃大省;2012年平均亩产量1.59吨,较同期全国平均亩产量(1.02吨)高出55.35%,同期河北、河南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28吨和0.97吨。

  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全省基本上形成了以临沂、泰安、莱芜、济南、枣庄为主的鲁中南桃产区,以潍坊、淄博为主的鲁中桃产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胶东半岛桃产区。其中鲁中南桃产区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桃产区,桃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60.4%和61.2%。其中,临沂市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到全省的38.9%和44.9%;鲁中桃产区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的18.8%和20.6%。三个桃集中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桃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6.6%和89.0%。
  
  目前山东省栽培的桃品种有上百个,从3月到10月都有桃果上市。3~4月上市的主要是保护地栽培的曙光、丽春、春光、早红珠、早露蟠等油桃和蟠桃品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2%;5~6月成熟的品种主要有沪005、四月鲜、曙光、早久保、早白凤、春雪(超红)、砂子早生等,约占总面积的14.3%;7~8月成熟的主要有仓方早生、朝晖、大久保、夏晖、上海水蜜、新川中岛、莱山蜜、秋风蜜、绿化九号、莱州仙桃、城阳仙桃、红甘露等,约占总面积的71.4%;9~10月成熟的主要有肥城佛桃、寒露蜜、北京晚蜜、中华寿桃、冬桃、青州蜜桃等,约占总面积的12.1%。

  以临沂市为主的鲁中南桃产区产品主要供应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南方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上奠定了山东省桃在南方市场的主导地位;鲁中桃产区产品主要供应其周边的城市,有一部分供应北京、天津和哈尔滨等北方大城市;胶东半岛桃产区产品以当地销售为主,有一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地区,也有一部分销售到了哈尔滨、北京等北方大中城市;其他地区的桃果主要以当地销售为主,同时向产地周边地区辐射。山东省桃销往省外、海外的比例约占总产量的40%~50%。
  
  全省适宜加工的桃品种栽培面积大约在16万亩,占全省桃总面积的10%,加工品主要有罐头、桃汁、桃脯等,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鲁中南桃产区。

  问题
  
  熟期相对集中,销售压力大

  
  以临沂市为例,假设全市的桃在6~10月期间均衡成熟上市,平均每天要运出鲜桃7000多吨,在成熟期集中的7~8月平均每天上市近万吨;仓方早生、新川中岛、砂子早生、朝晖等品种的栽培面积都在2~5万亩,在有限的区域内同时上市,其压力可想而知。加之与山东省毗邻的华北地区桃品种构成与山东省基本相同,对山东省桃的市场销售也形成了压力。
  
  省力化技术推进缓慢,果品质量参差不齐
  
  桃的栽植密度普遍偏大,果园通风透光条件较差,果园机械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果园有机肥投入不足,部分果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风味偏淡等等。

  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基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有所发展,但是其发展规模、运行质量适应不了市场竞争的需要;果实质量标准难以规范,庞大的生产规模缺少市场影响力大的品牌
  
  加工业发展滞后于生产的发展
  
  加工规模所占比例偏小;加工桃品种供应期短,影响了企业加工能力的发挥;企业、基地果农之间联系松散,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同时减弱了加工业对桃生产的支持力度。
  
  海外市场开拓不够,出口量较小
  
  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桃每年的出口量所占的比例很小,多的年份出口量在600余吨,少的年份只有20吨,与桃的产量极不相称。

  对策
  
  稳定面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适当增加8月下旬至10月下旬、11月上旬成熟桃的比例,使之达到总产量的25%~35%;缩减7至8月上、中旬成熟桃品种的比例,使之保持在50%~55%;5、6月成熟的早熟桃的比例保持在15%~20%之间。
  
  变革栽培模式
  
  以适应果园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为核心进行栽培模式变革,对原有果园进行合理改造,降低栽植密度,保证行间至少1米的作业道;减少单位面积枝量;推广果园生草,加大有机肥投入,严格疏花疏果,根据地力合理调控产量。

  创新经营模式
  
  鼓励、引导、扶持果农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将千家万户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探索科学合理的投入物品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市场营销的方式、方法,统一质量标准,提高果品质量,培育自有品牌。
  
  明确市场定位
  
  建议6月份以前销售的桃果主要开发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市场,7月份以后的销售市场应主要针对以江、浙、沪地区为主的南方市场;根据不同市场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进行差异化生产;探索扩大桃果出口的有效途径。

  加快加工业的发展
  
  市场对桃罐头等加工品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山东省桃产业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要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开发健康营养的加工品种,探索加工企业与果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有效方式,促进加工业和桃树生产的共同发展。
  
  文/王志刚(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