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杨桃“百毒不侵” 裸身水果“败絮其中”
科学种植才有“钱”途
□本报记者谢艳红
“搞种植,也要思想解放!只有科学种植,才能赢得市场。”这是记者近日在玉州区城北街道谷山村采访时杨桃种植户李世革深有感触的一句话。
谷山村有种植杨桃的传统。李世革从1997年开始种杨桃,和众多普通的种植户一样,他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种植方法。2006年10月,市水果局高级农艺师李鼎伟作为科技特派员被派到村里,与谷山村村委创建了“谷山农业科技俱乐部”。通过邀请专家、派出科技特派员进行集中讲课,手把手教和现场讲解等方式引导村民用科学新技术进行种植。村民们开始接触到套袋、压枝、疏果等科学种植技术,但不少村民对提倡的杨桃也要套袋等新技术不屑一顾,觉得费时又费工,李世革对此也持怀疑态度。转变是从去年开始的,由于近年来果实蝇的大肆侵害,谷山村的杨桃也不能幸免,严重时整个果园没有一个好果子。李世革用喷药等很多传统的办法也无法制止其侵袭。无奈之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村里的科技特派员请教。科技特派员告诉他,采用套袋技术是目前防治果实蝇的最好办法,并鼓励他不要怕费工费时,套袋技术很简单,投入也很小,有空就套,让他先试试看。李世革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为部分果实进行套袋。而随着果实的长大,他慢慢地觉察到果实套袋的好处,果实不仅避免了果实蝇的侵袭,而且农药喷不到,果形干净漂亮。更惊喜的还在后头,今年年初的一场冰冻灾害后,李世革发现,他套袋的果实没被冻伤冻死。“真是意想不到,这小小的袋子还真管用!”李世革告诉记者,村里其他种植户的杨桃果在这场冻灾中几乎全军覆灭,而他套袋的果实不少“毫发无损”,冻灾过后,村里其他人都没有果卖了,只有他的一直在卖。“前两天刚摘了一批,都是果商、果贩、酒家直接上门来收的,因为颜色鲜艳、果实干净漂亮,价格比以前都要高!”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谢艳红
“搞种植,也要思想解放!只有科学种植,才能赢得市场。”这是记者近日在玉州区城北街道谷山村采访时杨桃种植户李世革深有感触的一句话。
谷山村有种植杨桃的传统。李世革从1997年开始种杨桃,和众多普通的种植户一样,他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种植方法。2006年10月,市水果局高级农艺师李鼎伟作为科技特派员被派到村里,与谷山村村委创建了“谷山农业科技俱乐部”。通过邀请专家、派出科技特派员进行集中讲课,手把手教和现场讲解等方式引导村民用科学新技术进行种植。村民们开始接触到套袋、压枝、疏果等科学种植技术,但不少村民对提倡的杨桃也要套袋等新技术不屑一顾,觉得费时又费工,李世革对此也持怀疑态度。转变是从去年开始的,由于近年来果实蝇的大肆侵害,谷山村的杨桃也不能幸免,严重时整个果园没有一个好果子。李世革用喷药等很多传统的办法也无法制止其侵袭。无奈之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村里的科技特派员请教。科技特派员告诉他,采用套袋技术是目前防治果实蝇的最好办法,并鼓励他不要怕费工费时,套袋技术很简单,投入也很小,有空就套,让他先试试看。李世革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为部分果实进行套袋。而随着果实的长大,他慢慢地觉察到果实套袋的好处,果实不仅避免了果实蝇的侵袭,而且农药喷不到,果形干净漂亮。更惊喜的还在后头,今年年初的一场冰冻灾害后,李世革发现,他套袋的果实没被冻伤冻死。“真是意想不到,这小小的袋子还真管用!”李世革告诉记者,村里其他种植户的杨桃果在这场冻灾中几乎全军覆灭,而他套袋的果实不少“毫发无损”,冻灾过后,村里其他人都没有果卖了,只有他的一直在卖。“前两天刚摘了一批,都是果商、果贩、酒家直接上门来收的,因为颜色鲜艳、果实干净漂亮,价格比以前都要高!”他高兴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