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中钙王:为弱势农业“补钙”——府谷海红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不仅仅是农民种植方面出现了问题,企业在产品加工时也遇到了困难。众所周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而府谷的海红果加工企业正面临着这样的发展瓶颈。由于传统海红果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低,政府对企业扶持力度不大,这就造成了一些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对深加工产品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小,造成了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差、融资困难的被动局面。
如海红果果脯,虽然是目前市场销量最好的产品之一,可是利润率较低,虽然企业明知红酒、白酒等产品利润可观,但由于资金、技术等限制,现有企业并不敢上马这样的项目。
同时,大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在产品包装宣传方面投入不足,也是造成海红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目前府谷40%的海红果产品是本县人作为一种土特产礼品馈赠,20%靠自己或熟人推销,仅仅有40%的产品是通过省内外市场销售,这与现代商品贸易的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三方努力共推海红果产业腾飞
虽然海红果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作为府谷经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府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海红果产业的发展。据介绍,府谷县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编制了《府谷县四大现代特色农业园区规划》,其中之一便是“海红果产业园区”,计划到2015年,全县海红果树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并把海红果产业发展作为府谷东部8个乡镇当前及今后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无疑给海红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总经理刘子贤兴奋地告诉记者,“县上主管海红果产业发展的科技局从项目、技术等方面都给了企业极大的扶持和指导,使我的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从2010年6月开始实验室研发,到2011年5月技术成果鉴定,6月份开始动工建厂,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正式投产。”
“发展海红果等特色果业对于推动我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府谷县科技局局长杨华荣说,“我们府谷有‘家植五株海红子,顶养一个好儿子’的说法,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附加值,尽快形成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广大果农收入持续增加,走上依靠品牌、拓展市场的致富之路是我们发展的重要目标。”
杨华荣告诉记者,县上正在谋划促进海红果产业发展的更多积极措施,一是组建海红果研发中心,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对海红果栽培、加工、贮藏等方面技术进行系统化研究,开发黄酮、氨基酸、红色素、香精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以及加工、包装等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确保品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二是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在主产区古城羊场规划建设采穗圃、苗圃进行品种选育,为标准化基地建设提供优质苗木;加强对成年树的管理,建设标准化果园示范村、示范户,在全县起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提高海红果的消化吸收能力,积极支持现有传统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走传统加工、精包装进入大市场的路子,使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新上一批像“聚金邦”一样的深加工企业,使年消化海红果达到8-10万吨,让特色产业产生特殊效益。四是精心打造品牌,在进行原产地申请保护的基础上,尽快争取“府谷海红果”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形成自己的品牌,加强名牌产品和品牌农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不断扩大“府谷海红果”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