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桑葚红得发紫 市民抢摘
——赏花市民半小时捡了一大碗;市园林绿化局:可适当捡拾和采摘,但注意别伤树伤人

5月5日,株洲湘江风光带上的桑树上果实累累(记者刘平摄)

5月5日,株洲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花果山社区,一株桑树上,接近成熟的桑葚人气很旺(记者刘平摄)

5月5日,株洲湘江风光带上的桑树林下不少市民在捡拾桑葚(记者刘平摄)
长株潭报5月7日讯(记者刘平)立夏一过,漫步在株洲城区,能赏的花已经不多。5月5日,在株洲湘江风光带游玩的市民陈湘发现,虽然花不多了,果子却出来凑热闹。原来在湘江风光带蝴蝶谷一带,高大的桑树上结满了桑葚,桑葚正红得发紫,吸引了叽叽喳喳的鸟群,也吸引了不少捡拾桑葚的市民。同样,在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花果山社区,一棵桑树上,接近成熟的桑葚也遭到“抢”摘。
虽然到了摘桑葚的季节,园林部门工作人员还是提醒,市民要提高爱绿护绿意识,摘桑葚时不要爬树折枝,损坏树木不好,把自己摔伤就更不值了。
□摘桑葚地点
花果山小区一棵桑树成小区里的宝
5月5日上午10点半,株洲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花果山社区75岁的居民张顺科正在小区内闲逛,在花果山路口被眼前的一幕吸引。
原来在小区3栋居民楼旁,位于路边的护坡上有一株桑树,树上的桑葚已经成熟。树下挤有四名中老年人,有人抓住树枝不停地摇,护坡下掉落了不少果子。
张顺科说,那株高3米多的桑树长了有5年,是棵“野”树。“这是第三年结果。”张顺科介绍,前两年桑树果子快熟时也遭到了哄抢。
张顺科说,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因此很受欢迎,不过桑葚要等颜色变黑才算熟,吃起来口感才好。记者观察,树上的桑葚颜色变黑的还非常少见,绝大部分是鲜红色。
湘江风光带个头大的桑葚有小指头粗
前日下午,《长株潭报》记者来到湘江风光带蝴蝶谷一带,江边的桑树林十分繁茂,桑树也非常高大,树杆粗壮得一人难以合抱,树高有十多米。据树下捡拾桑葚的老人介绍,这片桑树林曾是湘江的防洪树,大约栽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茂密的树丛中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记者发现,树枝上挂满了黑的、紫的、红的几种成熟度不一的桑葚,个头大的足有小指头粗。不少市民拎着袋子捡拾地上掉落的桑葚。
家住天元区滨江一村的陈湘女士介绍,她原本和家人是来风光带散步赏花的,没想到能捡到桑葚。“可以装满一饭碗了。”陈湘拎了拎装桑葚的塑料袋称,捡了才半个小时。
一提桑树,不少市民便想到位于天元区马家河镇的古桑洲。古桑洲上桑树成荫,市民可以在天元区人民医院前搭乘公交车到达古桑洲附近的江边,然后再乘船登洲。
□小知识
桑葚用淡盐水泡一下再吃
桑葚又酸又甜,属于绿色无污染水果,一般情况下果农都不会打农药,追求绿色环保的市民更是喜欢。
有营养师称,桑葚不是完全干净卫生的,其果实表面还是有灰尘和一些微生物残留,从卫生角度来说,还是清洗一下比较好。桑葚之所以清洗起来比较困难,是因为其外表粗糙,而且皮很薄,一洗就破。建议最好放在淡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再用凉开水泡一会儿就可以吃了。需要注意的是,清洗时不要把桑葚的蒂摘掉,去蒂的桑葚若放在水中浸泡,桑葚表面的少量脏东西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本报记者刘平整理
□延伸阅读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又叫桑果、桑枣,农人喜欢食用其成熟的鲜果,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小提醒
市园林绿化局:采摘桑葚不要折枝
前日,记者在湘江风光带看到,虽然桑树长得比较高,挂枝头的桑葚不易采摘,但没抵挡住树下市民对桑葚的热情。
在树下,有年轻人使劲跳跃,试图伸手抓住树枝,一旦够着了树枝,树枝就被拉扯垂下来,以便采摘。也有市民将桑树枝桠扯住,再突然松手放开,树枝一晃能将一些桑葚抖落下来。在捡拾过程中,有老太太可能嫌地上掉落的不够多,找来一些断枝朝树上扔,试图打落一些。
对此,株洲市园林绿化局绿化考评科科长陈回华表示,风光带上的桑树属于景观树,想品尝桑葚的市民可以适当采摘、捡拾,但要提高爱绿护绿意识,在采摘捡拾过程中,注意别踩坏了树下的草皮等植被,不要爬树,不要折枝,伤树不好,摔伤自己就更不值得了。

5月5日,株洲湘江风光带上的桑树上果实累累(记者刘平摄)

5月5日,株洲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花果山社区,一株桑树上,接近成熟的桑葚人气很旺(记者刘平摄)

5月5日,株洲湘江风光带上的桑树林下不少市民在捡拾桑葚(记者刘平摄)
长株潭报5月7日讯(记者刘平)立夏一过,漫步在株洲城区,能赏的花已经不多。5月5日,在株洲湘江风光带游玩的市民陈湘发现,虽然花不多了,果子却出来凑热闹。原来在湘江风光带蝴蝶谷一带,高大的桑树上结满了桑葚,桑葚正红得发紫,吸引了叽叽喳喳的鸟群,也吸引了不少捡拾桑葚的市民。同样,在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花果山社区,一棵桑树上,接近成熟的桑葚也遭到“抢”摘。
虽然到了摘桑葚的季节,园林部门工作人员还是提醒,市民要提高爱绿护绿意识,摘桑葚时不要爬树折枝,损坏树木不好,把自己摔伤就更不值了。
□摘桑葚地点
花果山小区一棵桑树成小区里的宝
5月5日上午10点半,株洲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花果山社区75岁的居民张顺科正在小区内闲逛,在花果山路口被眼前的一幕吸引。
原来在小区3栋居民楼旁,位于路边的护坡上有一株桑树,树上的桑葚已经成熟。树下挤有四名中老年人,有人抓住树枝不停地摇,护坡下掉落了不少果子。
张顺科说,那株高3米多的桑树长了有5年,是棵“野”树。“这是第三年结果。”张顺科介绍,前两年桑树果子快熟时也遭到了哄抢。
张顺科说,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因此很受欢迎,不过桑葚要等颜色变黑才算熟,吃起来口感才好。记者观察,树上的桑葚颜色变黑的还非常少见,绝大部分是鲜红色。
湘江风光带个头大的桑葚有小指头粗
前日下午,《长株潭报》记者来到湘江风光带蝴蝶谷一带,江边的桑树林十分繁茂,桑树也非常高大,树杆粗壮得一人难以合抱,树高有十多米。据树下捡拾桑葚的老人介绍,这片桑树林曾是湘江的防洪树,大约栽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茂密的树丛中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记者发现,树枝上挂满了黑的、紫的、红的几种成熟度不一的桑葚,个头大的足有小指头粗。不少市民拎着袋子捡拾地上掉落的桑葚。
家住天元区滨江一村的陈湘女士介绍,她原本和家人是来风光带散步赏花的,没想到能捡到桑葚。“可以装满一饭碗了。”陈湘拎了拎装桑葚的塑料袋称,捡了才半个小时。
一提桑树,不少市民便想到位于天元区马家河镇的古桑洲。古桑洲上桑树成荫,市民可以在天元区人民医院前搭乘公交车到达古桑洲附近的江边,然后再乘船登洲。
□小知识
桑葚用淡盐水泡一下再吃
桑葚又酸又甜,属于绿色无污染水果,一般情况下果农都不会打农药,追求绿色环保的市民更是喜欢。
有营养师称,桑葚不是完全干净卫生的,其果实表面还是有灰尘和一些微生物残留,从卫生角度来说,还是清洗一下比较好。桑葚之所以清洗起来比较困难,是因为其外表粗糙,而且皮很薄,一洗就破。建议最好放在淡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再用凉开水泡一会儿就可以吃了。需要注意的是,清洗时不要把桑葚的蒂摘掉,去蒂的桑葚若放在水中浸泡,桑葚表面的少量脏东西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本报记者刘平整理
□延伸阅读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又叫桑果、桑枣,农人喜欢食用其成熟的鲜果,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小提醒
市园林绿化局:采摘桑葚不要折枝
前日,记者在湘江风光带看到,虽然桑树长得比较高,挂枝头的桑葚不易采摘,但没抵挡住树下市民对桑葚的热情。
在树下,有年轻人使劲跳跃,试图伸手抓住树枝,一旦够着了树枝,树枝就被拉扯垂下来,以便采摘。也有市民将桑树枝桠扯住,再突然松手放开,树枝一晃能将一些桑葚抖落下来。在捡拾过程中,有老太太可能嫌地上掉落的不够多,找来一些断枝朝树上扔,试图打落一些。
对此,株洲市园林绿化局绿化考评科科长陈回华表示,风光带上的桑树属于景观树,想品尝桑葚的市民可以适当采摘、捡拾,但要提高爱绿护绿意识,在采摘捡拾过程中,注意别踩坏了树下的草皮等植被,不要爬树,不要折枝,伤树不好,摔伤自己就更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