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华县红杏销售难提篮叫卖让人急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华商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8票  浏览6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6月24日 11:13
  本报渭南讯(记者李华)素有“十里红杏”美称的华县大接杏今年获得了丰收,但因各种原因,杏卖不出去,更卖不上好价钱,大量的杏子滞销,甚至烂在了田间地头,这让果农们伤心不已。
  
  种杏赔本想砍果树舍不得
  
  华县大明镇渔池村一带的大接杏味道甜美远近驰名。但近日,望着满园熟透了的杏子,渔池村的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
  
  果农詹正社望着一地落杏说:“杏子丰收了,比往年个儿还大,但是卖不上价。去年5亩杏园只收入1000元,都不够投入的钱,杏落了一地,拾了3袋子杏仁,还在家里放着。留着果树,不挣钱;砍掉吧,又舍不得!”往年1公斤最高能卖到6元,眼下1公斤4元还没人要,他已赔进去了几千元。
  
  果农赵建荣说:“杏子收获期仅半个月,不好存放,容易腐烂。加上现在销路不畅,我们就更发愁了。”大批杏子同时成熟,客商又少,只好在公路边或进县城提着篮子卖。
  
  据了解,华县大明镇渔池村有百余亩杏林,邻近的里峪村、高岭村以及东阳乡的南侯村等,同样出现卖杏难问题。
  
  果农们认为,宣传促销不够和交通不便是制约因素。如今已到杏季中后期,果农们希望当地政府能协助他们解决滞销问题。
  
  销售应该改变“零敲碎打”
  
  记者在渭南城区的农贸市场看到,问杏子价钱的人不少,但买杏人却并不多。市民李女士说:“物价上涨,果蔬都贵得很,杏子10元钱3斤,不如吃肉。”卖杏的摊主说,他的杏都是从渭南塬上进的货,问及华县大接杏,他摇头表示没听说过,“本地的都卖不了,外地的更不用说,成本高,不划算”。种杏的果农不赚钱,吃杏的城里人嫌贵。
  
  对此,大明镇镇长侯朝阳认为,这是杏子品种问题,品种好的照样能卖到好价。
  
  日前,华县县委书记薛东江、县长杨森明深入杏子栽培区调研,要求变被动为主动,研究果品产销良性市场机制,责成水果产、供、销职能部门制定卖杏方案,建立长期供销渠道和固定客户信息库,及时提供杏子产销等信息,千方百计为果农增收。为此,县上和产杏乡镇成立销售小组,指定专人联系果行、超市批发市场销售。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再靠提篮叫卖等传统单一方式,很难打开销路。要保住大接杏品牌,县、镇、村领导应引导果农科学种植,在可能的情况下发展杏子深加工产业,增加附加值。同时,组织当地“能人”对外联络,统一组织销售,变“零敲碎打”为“集中出击”,以缓解卖杏难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