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小酸枣谱出变迁大文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9票  浏览16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1月29日 13:54
  我最爱吃家乡的野酸枣。每年秋天就特别愿意回老家,到地边、坡顶,去摘几颗红的或青里透白的小酸枣,然后放到嘴里,品尝在城镇里吃不到的酸酸甜甜的野果滋味。虽然,这几年酸枣树少了,难找了。
  
  酸枣曾是童年家乡“活命树”
  
  我的家乡赞皇县地处太行山脉中段东麓,地形态势大体是“七山一滩二分田”。在广阔的山岗上,在岗坡次地的周围,生长着大量的野生酸枣树。酸枣硬果吃起来生脆可口,熟软以后甜酸不腻,酸枣晒干或风干后,干皮褪下来可以制成酸枣面儿,而酸枣仁是中药材,可以卖钱。
  
  小时候,家里少有水果,秋天时,酸枣成了孩子们的可口零食。我现在常对女儿说:“我是吃着酸枣长大的。”秋天常吃酸枣,其他季节吃酸枣面。那时,收秋之余,大人小孩上山摘酸枣是一大风景。大人们摘酸枣为的是卖酸枣仁补贴家用,母亲就常对我说:“你上学用的是酸枣仁钱,咱摘酸枣就是摘钱,你花钱就是花酸枣。”已经懂事的我常听得心里酸酸的。与大人们不同,孩子们摘酸枣为的是玩耍、吃酸枣。我们几个伙伴常常边摘边吃,边走边吃,每次背回来的都是半书包黏黏的酸枣核儿。大人小孩摘酸枣都避免不了挨酸枣树尖刺扎,但是为了让生活宽松些,却都摘得很上劲。
  
  酸枣树栽成了“摇钱树”
  
  1986年我13岁时,县里倡导发展枣树,主要手段是酸枣树嫁接成大枣树,再打鱼鳞坑移栽成活。那一年,出现了家家户户上山下地,抡锤挥锨打鱼鳞坑的场面,我家也在自家的岗坡地里打了2亩多鱼鳞坑。人工打坑效率低,上世纪90年代县里在每年正月组织“不放烟花放山炮,万炮齐鸣太行山”活动。岗坡上,次地里,鱼鳞坑多了,于是一些人开始种酸枣仁长成后嫁接枣树苗,做起了苗木批发生意。本世纪初,石家庄市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补贴酸枣棵嫁接大枣树。2001年,我哥他们在家领到了350元嫁接枣树补贴。
  
  后来,退耕还林政策规定,栽植枣树每亩地补贴160元。2004年冬天,老家又拿到了1200元补贴款。为自己栽“摇钱树”,还能拿国家给的“奖金”,乡亲们更加积极了。家乡的枣树迅猛地长起来,连片成林,连林成区。枣树管得少,又省工,卖青枣当下就能拿到现钱,乡亲们都说:“比种花生、玉米好。”家乡土地贫瘠,适合生长枣树,所产大枣色鲜、皮薄、个大、肉厚、核小、味甜,是全国700多个枣品种中唯一的自然三倍体,以“赞皇金丝大枣”之称而享誉市场。
  
  小酸枣做出产业大文章
  
  为进一步优化大枣产业,2004年开始,县里实施大枣二次创业,发展鲜枣深加工和枣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赞皇大枣产业被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而今,赞皇县大枣面积已有45万亩,年产鲜枣突破了8000万公斤,大枣产业带来经济收益2亿多元。
  
  “家有千棵枣,不愁富不了”成了家乡百姓的口头禅,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酸枣树的功劳。家乡酸枣树的耐贫瘠、耐干旱以及漫山遍野的特点,让大枣有了发展的依托和品质的渊源。枣树越来越多了,酸枣树却越来越少了,因为田间地头的酸枣树都被嫁接成了枣树,要想摘几颗酸枣,就得到远处山上去,不像几年前,下地时就能顺手摘到。酸枣尽管少了,可像清河乡孤山村和赵堡村却兴起了数十家酸枣仁加工专业户,他们成立了野生酸枣仁加工专业合作社,年加工销售酸枣仁8500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加工集散地,把小小酸枣做成了大文章。
  
  酸枣树难找了,要想摘几颗酸枣,变难了,但这却割不断我永远的酸枣情结。因为小小酸枣见证着家乡农户的生活从困窘走向宽裕,见证着家乡农民从田园耕种走向市场经营,见证着国家农林业政策的一步步发展,国家的一步步繁荣。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