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草莓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长安区 小草莓“讲述”惠民大故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1票  浏览1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4月02日 11:23
  品牌农产品不但进了超市里,更进了市民心里
  
  在家门口卖东西,比过去还多了两三成的利润!
  
  在家门口买东西,便宜又放心!
  
  日前,长安区组织“农超对接”,推进“新网工程”,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了商家、农民、消费者三方面共赢。
  
  政府:购销服务请找我
  
  发展现代农业模式,是国家重大决策。长安区,是陕西首批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唯一区县,也是西安市处于农业大区向城市新区转型阶段的一个典型区域。
  
  去年开始,长安区为了农民增收、农业提效,一方面塑品牌,一方面打造“农超对接”平台,走出一条“大宗农产品代理销售、小宗农产品农超对接、特色农产品专卖店销售”的成功模式。为保障农产品打入西安各大超市,长安区投入资金添置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在全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制度,打造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目前,全区共推出各类农产品包装80余种,包括“炮里塬西瓜”、“春桥蔬菜”、“东湖薹韭”、“星辰花卉”、“五楼白菜”等上百个特色品牌。经过品牌包装,农产品价值普遍提高20%至30%,为农民年平均增加收入上千元。长安区同时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全力建设农村日用品流通网络工程和农资现代服务配送系统,城乡商业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区域消费总量持续扩大。
  
  草莓:超市田间定了我
  
  今年早春,长安区灵沼街道官道村的草莓就被超市在田间预定了,村民都拿到超市的销售订单。草莓被预定,是长安农产品销售的一个缩影。
  
  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着长安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滦镇街道办种植葡萄5000多亩,每亩产量达到4000余斤,经区农业部门牵线搭桥,葡萄合作社与西安胡家庙批发市场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丰收时节,颗粒饱满、香甜可口的沣峪牌无公害葡萄,直接从田间地头乘坐“对接快车”,到达省内各大超市。长安虫草鸡蛋、五彩糯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在省军区服务社、华润万家等各大超市、市场成了抢手货。
  
  今年1月,长安区农业局召开农副产品供销对接会,陕西伊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西安市兴农实业公司与20余户长安农副产品生产大户座谈,交流超市直销等问题。长安区还利用长安农业信息网和已经建成的56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实行网络促销,最终形成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等为主的纵横交错、运转灵活、辐射全国的营销队伍,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化肥:农家门口就卖我
  
  不出村,在家门口逛超市,购买化肥等农资和日用品。长安区扎实推进“新网工程”,新发展农家店及农资超市,城乡商业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区域消费总量持续扩大。
  
  去年以来,长安区确立了“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逐村建店,铺设网络”的“地毯式”发展思路,迅速建成了一批便民、利民、为民的农家超市。
  
  目前,长安区已投资575万元在子午、灵沼、滦镇、大兆等乡镇街办建成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农特产品超市、日用消费品农家超市等90多个,新增营业面积4000多平方米;投资486万元提升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完善农资配送公司服务系统,建成细柳石匣、兴隆园艺场等农资加盟店50多个,大泥河、韦曲、洋桥农资区域配送中心3个。
  
  农民:买卖都是方便我
  
  “农超对接”,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卖难问题,而且大型商业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网络渠道销售,让“菜园子”直通“菜篮子”,减少中间环节,将更多利益留给了农民和消费者。长安区蔬菜种植大户杨雪花高兴地说:“蔬菜直接进超市,不再跟小商贩打交道,销路有保障,卖的价格更好。”
  
  “以前怕买假东西,跑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很多冤枉钱,现在政府把超市办到了家门口,明码标价,不卖假货,方便、放心、实惠。”长安区村民何成旭说。为不断规范农家超市经营管理,长安区严格执行连锁店准入制度,统一店面规划、门头设计、管理制度,并实行采购、配送、经营、核算、价格及形象“六统一”,有效整合了农村个体商业资源,提高了商品安全性和流通效率。“新网工程”,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近路,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三方面共赢。
  
  长安区“十一五”十件惠民大事
  
  ◆投资12.5亿元,建成城市道路12条,改造城市道路15条,打通断头路6条。
  
  ◆建成污水处理厂、热力公司、垃圾压缩站等。
  
  ◆新建金长安广场等城市广场5座,新增绿地20.3万平方米。
  
  ◆累计投资4.7亿元,实施了11个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改造,修路53公里,铺设排水管网41.3公里,安装路灯726盏。
  
  ◆推进“新网工程”,新发展农家店及农资超市317家。
  
  ◆建成廉租住房9700平方米,帮3054户农村困难群众建起新房。
  
  ◆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22.47万人次、转移输出44.6万人次,总量居全省第一。
  
  ◆累计投入11.38亿元,改扩建校舍23万平方米,撤并校点98所,新建寄宿制学校7所。
  
  ◆改扩建乡街卫生院11所,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606个,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建成乡街综合文化站15座、村级健身广场178个、农家书屋81个,免费为182个山区自然村安装了接收设备,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全面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