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沾化冬枣转型提升获得更高品质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滨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51票  浏览16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28日 11:56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沾化讯 “前头天旱,后头连阴,今年的冬枣没得多少好天气,俺早就捏着一把汗,可没想到的是今年的冬枣却这么好,你看看,个个光鲜圆实,你尝尝,已经挺甜哩,这是俺种冬枣以来品质最好的一年!”9月19日,伴着长达半月连绵阴雨过后的第一缕阳光,沾化县下洼镇北陈村75岁的老枣农陈孝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金秋九月,走遍沾化看沾化冬枣,今年的枣果虽然个头不大,但个个饱满均匀、光鲜透亮,随便摘一颗尝鲜,虽然还未完全成熟,但脆生爽口、香甜味已浓。不禁让人纳闷,遇上了长时间的不利天气,沾化冬枣缘何又获得了更高的品质?
  
  沾化县冬枣产业办副主任、沾化冬枣总农艺师郭庆宏解释说:“尽管今年前期持续干旱、后期阴雨连绵,但沾化冬枣却通过‘转型提升’炼就了较强的抵御灾害能力,品质不降反升,灾害天气更检验了我们的工作成果。”
  
  今年,面对沾化冬枣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沾化县深入实施沾化冬枣“二次创业”,开展“沾化冬枣转型提升突破年”活动,通过抓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全程监管、政策引导、龙头带动、品牌创建等七项措施,引领枣农思想革命、实施管理革命,使沾化冬枣品质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发动营销革命,促进产业实现转型提升新突破。今年5月,沾化冬枣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入选“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旅游特色商品”。
  
  思想革命:生态绿色安全生产成为枣农的自觉行动
  
  沾化冬枣未下树,沾化大地已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然而,沾化县城一位生产资料经销商却一脸愁容,眼瞅着沾化冬枣生资销售期就要结束,但他年初就备下的化肥、赤霉素等产品只卖出了不到三分之一。可他的一些侧重经营有机肥、生物制剂的同行们,却赚了个盆满钵盈。现实很残酷,却让他深受教育:枣农的生产管理观念变化之大让他始料未及,自己却还在走老路,丢了市场是必然的。
  
  “每年冬枣上市时,多数枣商都以个头论英雄。但从去年开始,却以口感论优劣,一些个头大但口感差的冬枣无人问津,部分枣农因此而减收不少。”
  
  黄升镇林业站站长吴汉民说,“这个教训也挺深刻,但却让枣农深受教育,有力促进了枣农生产管理观念的彻底改变。”
  
  今年,沾化县在全县范围内发动了一场促进生产观念大转变的“思想革命”。3月份,该县深入开展“沾化冬枣产业转型提升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用国内外水果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正反典型,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增强枣农的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
  
  这几年,村里每年号召疏密间伐冬枣树时,下洼镇北陈村枣农赵建华还犯嘀咕:辛辛苦苦种下来的枣树就这么伐掉,太可惜了!可当他看到村里的冬枣间伐后品质不降反升,并卖出了从未有过的高价,赵建华再也坐不住了。今年春季,赵建华主动按照每亩56—110株的标准,把自己的10亩冬枣园全部间伐了一遍。
  
  泊头镇周王村枣农丁培峰看到村里的示范园里用上了新技术,十分羡慕,主动到县冬枣办联系,在自家枣园里安上了诱虫灯、粘虫板,铺上了反光地膜。“除了春天喷施了几遍杀菌生物剂,我今年基本没喷过药。”老丁已经尝到了新技术的甜头。
  
  在下洼镇西贾村百亩沾冬2号示范园,园内一半冬枣树上没有挂果,村支部书记刘明智说:“今年县里号召品种改良,但枣树嫁接后第三年才能结果,当时我们很担心群众不好接受,但没想到大伙儿二话没说就一致通过了。”正在锄草的枣农刘荣山说:“现在大伙儿都知道往长远看了,虽然前两年不结枣,可往后的效益大了。”为了减少群众的损失,该县倡导隔行嫁接冬枣树,下洼镇还专门拿出20万元奖补资金,对集中连片嫁接沾冬2号的村和枣农进行奖励。
  
  嫁接沾冬2号已成为今年春季沾化枣农的最热门行动,沾冬2号接穗一度成为最紧俏商品。全县今年春季计划嫁接3000亩,全年达到5000亩,但据统计,仅今年春季全县就完成沾冬2号嫁接5000多亩。
  
  管理革命:科学创新生产带来沾化冬枣品质大提升
  
  走进富国街道胡营村的沾化冬枣示范园,整齐疏朗的沾化冬枣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枣农宋鹏指着树上的冬枣说:“往年的枣刚坐果都是窝窝头状,头尖腚大,今年的枣,从一开始就和小灯泡一样圆圆的,周正饱满。”据介绍,这是该园在生产管理中使用无毒生物农肥、药剂的结果,这些农肥、药剂全部是从虾、蟹外壳提炼出的甲壳素系列生物制剂,绿色、生态、安全。
  
  多年来,沾化县始终坚持质量是沾化冬枣的生命线,举全县之力不断进行提质量、保品质地探索尝试。今年,该县积极实施枣园大改造,大力推行“减密度、增光照,减产量、增质量,减化肥、增有机肥”的“三减三增”栽培模式,在全县50万亩冬枣园中掀起一场生产管理革命。
  
  减密度、增光照。自去年开始,该县即引导枣农大力实施疏密间伐,根据树势、地力等,分类分档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56—110株之间。今年,该县继续发动群众加大间伐力度,要求全县10个百亩示范园和100个村级示范园率先间伐到位,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共间伐冬枣园4万亩,全县三年累计间伐面积已超过10万亩。通过疏密间伐,树体生长营养供应充足均衡,生长空间明显加大,通风、通光、除湿能力明显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就明显增强,从而把干旱和连续阴雨天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减产量、增质量。即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限产提质,提倡对冬枣树采取剪枝、控枝、摘心、抹芽、疏花、疏果等手段进行物理控制,严格将亩产量控制在2000斤以内。“你看,这些冬枣个头不大,但很均匀,现在已经很甜了,要是不疏果,哪有这成色!”下洼镇北陈村的赵建亮讲起了他的“疏果经”,“壮枣吊,留2个枣,弱枣吊留1个枣,或2个弱枣吊留1个枣,这样1亩产量绝对不会超过2000斤。”
  
  今年冬枣花期开甲时,下河乡青城村枣农王其明觉得干起来很轻松,他只在每棵树的主干上开了一个较窄的甲口,他解释说:“往年开甲,开得多、开得宽,有的把树开死了,今年县里抓得紧、管得细,让适度开甲、只在主干开甲,俺觉得很在理,再也不能逼着多结枣了。”
  
  减化肥、增有机肥。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新模式,大量增施有机肥料,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强化每个阶段的生产管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使沾化冬枣营养供应更加科学合理。今年,下洼镇北陈村、曹庙村与安徽一家生物药肥科技公司对接,在冬枣管理中施用集防病虫、促生长于一体的生物活性药肥,不但使生产过程实现了无毒无害,而且增强了树体免疫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