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河北特色农产品缘何丰产难丰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河北广播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45票  浏览16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0月23日 15:22
  河北广播网10月22日消息(河北电台 记者 杨维峰)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然而近日我省有些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出现了滞销,农民们看着丰收的农产品无人问津,愁上心头。河北台记者深入我省多地采访,调查农产品滞销原因,探寻出路。
  
  石家庄赞皇县桃帮村位于赞皇县成往南25公里处,这里交通便利,临近村庄的路边,随处可见一棵棵柿子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柿子。在里的街道边,果农们开着三马车拉着刚刚摘下的柿子焦急地等待着商贩们前来收购。
  
  村民:“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人来收,今年来得少。”
  记者:“你们有没有主动出去联系客户?”
  村民:“没有,有人要就要,没人要就在树上长着去吧。”
  
  今年桃帮村柿子产量大,却没有销路,无人问津的柿子只能被倾倒在路边,任其**。桃帮村村支书李增书告诉记者,他们村种植的是本地“小绵羊”品种柿子,个头小,吃着甜。但是这个品种知名度、认可度比较低,制约了销售,“认可的客户来这拉,但是这毕竟是少数,这两年产量多了,他们已经拉不完了。”
  
  桃帮村从2003年开始发展柿子树种植,随着树木的日趋成熟,柿子产量必然呈上升趋势。虽然经过近10年的发展,但当地果品的销售仍处于松散、自由的模式,“现在都是自由松散式的,各自干各自的,现在又没统一运作起来。深加工也没有。”
  
  销售无法形成规模,同样影响着石家庄井陉县洛阳村的果农们。果农潘堂元看着满树的苹果,既喜悦又有些担心,“关键是销售没成规模,我们住在大山里,果贩知道我们这有苹果,他还保密,不让别人进来收,我们也不出去找销路,就形成这样了。”
  
  井陉县洛阳村四面环山,绵河从村中穿过,村里有500多户,种有2000多亩苹果,年产量达到800万斤,是该村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了让洛阳村的苹果有自己的品牌,为了让果农的苹果有一个好的销路,孙燕华和张东升等几个合伙人一起成立了红满天果品专业合作社。通过近一年的运作,张东升认为,制约产品销售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与市场接轨不够通畅。
  
  
  记者:“往年这么大量的苹果,主要靠什么方式销售?”
  张东升:“主要还是靠小商小贩们来拉,今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来得少,没有订单。农产品产出之后跟市场接轨不太畅通,没有成为一个规范的体系。农民也不舍得花钱进行宣传,没有创立品牌的意识,合作社成立也是互助形式的,资金实力也达不到,还是要靠政府支持,资金支持或者是帮着联系一些客户和销路。”
  
  纵观全省各地,阜城上百万斤白菜滞销,价格从每斤一元钱跌到每斤3毛钱;日产万斤的太空椒,由于市场判断的不准确,一度滞留在巨鹿农民的大棚内;承德兴隆山楂大丰收,但收购价格过低,种植户捂果惜售,农产品滞销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陆续上演,年年关注但是年年有。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谈到,无论是河北还是全国各地,频繁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核心的原因就是农民缺乏组织、销售渠道不畅,“很多农民原来从事粮食生产,现在开始搞经济作物,而他们又缺乏组织,所以这才导致农产品滞销、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核心的原因。消除中间环节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得到益处,中间环节吃走了太多的利润,还是农民没有组织起来。”
  
  一波又一波爆出的农产品滞销行情不能不引起我们警醒。本台记者还将就此连续采访,敬请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