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园区电灌全覆盖 柑橘产业扩规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国家电网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6票  浏览5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2月22日 13:50

除夕前的一场大雪,让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南北湖变得格外清新,“湖山融沧海,一揽天下奇”的景观叹为观止。

  南北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海、湖相融,湖的形状曲折,一座大堤横卧东西,将湖分成南北两部分。春节期间,南北湖地区安全稳定供电压力增加,这是潘生根最忙的时候。潘生根是通元供电所员工,南北湖是他负责的“片区”。

  2月8日9时,潘生根肩挎电工包,戴上安全帽,骑着摩托车,开始雪后巡线。黄沙坞是南北湖地区最偏僻的山村,有700多年种橘历史。受益于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这里出产的橘子皮薄肉鲜,该村被誉为“浙北橘园”。黄沙坞村的电力线路大多跨越柑橘林,这是潘生根当天巡视的重点区域。

  沿着南北湖边水泥路骑行两千米,就到了黄沙坞村口。雪后的山路比较滑,潘生根骑车特别小心,速度比平时慢了不少。进村的唯一通道就是矮山中间辟出来的一条小道。道路旁边、房前屋后、平地山坡都是橘树,积雪压弯了枝头。少数留在树梢的橘子和家家户户悬挂的红灯笼,在白雪映衬下将山村装扮得格外漂亮。潘生根停下车,穿过橘林,走向变压器,打开变压器下方的配电箱。潘生根看了看设备上的读数,试跳了设备上的按钮,说:“一切正常。”

  不远处,村民步松寿正拿着塑料膜为自家橘树保暖。他说:“潘师傅,这么冷的天,咋来检查线路了?这林子浇水还早着呢。”“这段时间可不比林子浇水时用电少。”潘生根回答。

  “那倒是,现在日子好了,谁家没几台空调。”步松寿接过话茬,“多亏了你们,要不是现在用电方便,种点柑橘哪有什么好出路。”

  以前,黄沙坞村种柑橘是靠天吃饭,天旱时人工浇水根本不起作用。挑担水,山下的橘树还没浇完,山上的已经干了。辛苦不说,一年下来没什么收成,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去了。现在,浇水实现了自动化,省了不少力。

  “村里要上滴灌工程,灭虫要用环保灭虫灯。以前农灌线路属于村里资产,没有资金、专人维护,不少线路老化,加上线径细,在关键时刻派不上用场,且存在安全隐患。”潘生根指着直通山顶的电力线路说,“现在,电杆都是新的,这是2012年农网改造升级时立的。”

  谈起架线时的情景,潘生根记忆犹新。山路弯弯曲曲,为了不损害路边长了多年的果树,施工人员没用机械设备,近30基电杆基本靠大伙抬上山。山上有土的地方都种了树,10多基电杆只能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在石头上挖坑,再用碎石围起来,浇筑水泥,这是潘生根见过最辛苦的活。跨越橘林的电力线路全部采用集束导线,线径增大,绝缘效果更好,村民采摘不用提心吊胆了。

  农网改造升级后,电压稳了。村里在4个区域建了泵站,实现了农田灌溉全覆盖。2012年,南北湖黄沙坞柑橘合作社社员增至200多户,产量超过150万公斤。橘子品质好,销路畅,产值超过1000万元。村里靠橘办节、发展旅游业,平均每户收入达八九万元。

  潘生根巡视完线路,到村里了解用电需求。村党支部书记吴雪华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支持农民合作社,这让我们更有干劲、更有奔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