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绿色生态的葡萄是这样“长”成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湖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0票  浏览1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7月28日 08:39
  n晚报记者朱政
  
  n通讯员王琴芬沈希霞
  
  
  葡萄销售的旺季,南湖区大桥镇的葡萄是全国各地葡萄采购商的“抢手货”,每天一大早就有采购商前来“扫货”,生怕来晚了就拿不到货了。大桥镇的葡萄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客商的青睐?消费者又为什么钟爱大桥镇的葡萄?葡萄专家分析,大桥镇绿色生态化的葡萄种植标准,令葡萄的“生活”环境更好了,“饮食”更有营养了,还有专业“医生”做“健康顾问”,自然是长得更“标致”,味道也更好了。
  
  
  科学化的设施栽培
  
  江南地区并不是种植葡萄的最佳之地。江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春季阴雨天多,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难度。有人说,葡萄特别难种,这话并不夸张。
  
  大桥镇的葡萄产业起源于1991年,精于钻研的大桥果农根据葡萄的生长习性,通过设施栽培,给葡萄营造了一个最佳成长环境。“通过大棚设施种植葡萄,可以避免天气变化对葡萄生长的不利影响,人工控制葡萄的生长环境。”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屹峰说。
  
  近年来,大桥镇的设施栽培发展迅速,朱屹峰通过反复实践创立了“联体简易大棚”和“小拱棚避雨栽培”两种设施葡萄栽培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华东地区广泛推广。
  
  如今,葡萄的“饮食”也讲究起来,十八里葡萄研究所负责人、葡萄种植专家张全英告诉记者,以前葡萄“吃”的是尿素复合肥,这是一种常规肥料,而如今种植葡萄施的都是海藻素,海藻素是一种从海底里的海藻中提成的有机肥,也是葡萄的营养液。
  
  “去年嘉兴水灾严重,而凡是用海藻素等营养液浇根的葡萄藤都存活下来了,足以证明,如今的葡萄抗压性更强了。”张全英说。
  
  
  合作社做好“田间管理”
  
  葡萄的“生活”环境好了,“饮食”更讲究了,健康状况也有专家随时盯紧。在张全英的办公桌上就有一叠“处方笺”,这些“处方笺”就是给葡萄开“处方”用的,张全英会针对每家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问到的问题,给葡萄开“药方”。
  
  朱屹峰的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和张全英的十八里葡萄研究所是大桥镇两家最大的葡萄合作社,合作社在引进、培育和推广新品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作社对社员采取了“五个一”措施,也就是生产环节统一由合作社来指导,即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量、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质量生产追溯体系,有效提高了种植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品牌优势也更趋明显。
  
  目前大桥镇已成立5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47名,合作社面积达4429亩,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省级1家、区级3家。“大桥镇的葡萄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在于我们始终站在推广葡萄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前沿,更重视绿色生态无公害的种植模式。”朱屹峰说。
  
  截至2013年底,大桥镇的葡萄无公害认证面积4210.05亩,认证产量6185吨,绿色食品认证面积558.45亩,认证产量812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葡萄有“江南”、“嘉欣”等品牌。其中“江南”牌葡萄更是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农博会优质产品金奖等称号,大桥镇也因此获得了“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果品)产业强镇”、“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示范基地镇”等殊荣。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