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西吉县无公害金奖苹果生产基地:苹果映红富民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2票  浏览28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20日 12:11
  金秋十月,全国无公害金奖苹果生产基地——吉县进入了又一个苹果丰收的季节。陪同采访的吉县果业中心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年吉县的20多万亩苹果,总产量将再创新高,总产值预计超过2亿元。
  
  走进乡村,满眼是硕果挂满枝头的果园,芬芳的果香飘溢在田间地头,乡村道路上奔跑的多是满载苹果的大小车辆,果园里回荡着喜摘丰收果实的果农的笑声,连集市、饭店里人们的话题也多是和苹果分不开。
  
  陪同采访的吉县果业中心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年吉县的20多万亩苹果,总产量将再创新高,总产值预计超过2亿元。
  
  区位优势造就苹果大产业
  
  吉县具有发展苹果产业的独特生态区位优势,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非常适合果树生长,是我国苹果最佳优生区,所产的“壶口牌”苹果果型端正高庄、果面光洁细腻、着色鲜艳浓红、口感香脆甜爽,营养物质丰富,受到专家广泛赞誉,屡获国际国内大奖。
  
  该县牢牢咬定优势,按照区域化连片、集约化发展的思路,建设苹果大产业格局,全力推动这一富民产业的发展。今年,投入200万元,调回优质苗木110万株,建设高标准果园3万亩,使全县苹果栽植面积达到26万亩;投入300万元,实施苹果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节水灌溉示范园区4000亩;实施“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项目,使果园通路、通电、通水,大大改善果园生产条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先后投入60余万元补贴大中小型农机推广应用,促进果园生产机械化。同时该县还科学制定全县苹果产业规划,计划到2010年,全县宜果区全部栽植果树,使总面积达到30万亩,人均3亩果园。
  
  标准化生产推动管理水平大提高
  
  吉县在苹果管理上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全县苹果生产管理水平。组织实施了“百村千园万人”果树管理培训工程和“555”示范园建设工程,在全县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50座,组织果农每年外出参观学习5次,聘请专家进行培训5次,提升了农民管理水平;发展果园沼气池1500个,推广猪-沼-果模式,推动果园循环经济发展;推广了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了疏花疏果、配方施肥、节水栽培、铺反光膜、高光效树形改造、果实套袋、高接换优等先进管理技术,增强了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了果品品质;认证绿色食品基地3000亩,通过了无公害苹果产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国食品市场名优品牌等认证,增强了产业实力。
  
  对外宣传叫响壶口大品牌
  
  吉县在抓好苹果生产管理的同时,全面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扩大“壶口”品牌的影响力。首先,对全县外销苹果做到统一进行包装,统一商标使用;其次,积极加强外宣,做到了“上央视、走大运、进两会”,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做了三个月的宣传广告,在大运高速公路上建起了“吉县苹果”的大幅宣传牌,邀请毕福剑、牛群等央视明星在“五一七天乐”栏目进行了强势宣传,提高了吉县苹果的知名度。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该县还把吉县苹果送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中,还在深圳举办了山西吉县壶口苹果推介会,打响了“壶口牌”苹果品牌,建立了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北京上海等省市大中批发市场为主的销售网络,积极发展俄罗斯、东南亚市场,拓宽了苹果销售市场。
  
  政策引导培育产业大龙头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向,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县已形成25个果业专业协会为主的经营格局,年销售收入超过两亿元。“公司+协会+基地”的经营模式在全县已初步形成。目前,全县苹果气调库、冷藏库达到12个,储藏能力达到2万吨,逐步实现了产、贮、加、销产业化开发,农、工、商、贸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格局。今年,全县苹果总产量达到1.5亿斤,总产值将超过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000元以上。同时带动信息、劳务、运输、包装、贮藏、餐饮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全县每年使用果箱500多万个、果用袋4亿多个、果用字模500多万个,从事苹果运输的车辆3000多台,从事苹果种植、经营、经纪、装运的农民36000余人。苹果产业真正成为了吉县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富民主导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